戴着厚厚的眼镜,神情坦然自若,走路不缓不慢,一身的书卷气,一向沉默寡言,仿佛外在的世界很难侵扰他的精神世界——如果不让人介绍,你会以为坐在面前的是一位大学教授——这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给人的感觉。
晋晓瞳表面给人一种“与你无干”、“冷冰冰”的感觉,但实际上,人特别热情、淳朴、和善。
2016年3月的一天,在位于禹州市神垕镇红石桥居委会二组的晋家钧窑,迫不及待地观看展厅里的一件件宝贝。偌大的展厅,他引着我,一个代表作一个代表作地向我这个门外汉介绍。我一边惊叹晋家钧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一边暗暗赞叹晋晓瞳对钧瓷器形、釉色以及整个烧成工艺的学识和造诣。
晋晓瞳家承晋佩章先生,但入行时,师承则是其他诸多钧瓷大家。他师从文付章先生学钧窑烧成,又师从徐国祯、温大木、邢国政、温国立等先生转入造型设计领域,进而呈其父晋佩章衣钵,在钧釉工艺领域出类拔萃,最终成为少数在实践生产、理论研究方面均成就卓然的钧瓷大家。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980年。
那一年,17岁的晋晓瞳进入禹县钧瓷美术厂,师从文付章先生,学习窑变钧瓷的烧制技艺。后来,随着钧瓷二厂招工,他进厂做了一名徒工。次年,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在神垕举办河南省陶瓷设计培训班,晋晓瞳有幸入选。培训班结业时,晋晓瞳创作的梁山泊108将人物头像,深得徐国祯先生的赞赏,经过徐国祯先生大力推荐,他进入当时的钧瓷二厂设计室,追随邢国政、温大木、温国立等名师,从事钧瓷造型的雕刻与设计工作。
多年之后,每每提及此事,晋晓瞳常说的一句话是:师恩深重。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后来从事钧瓷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
晋晓瞳在钧瓷二厂设计室担任设计员的最后一年里,受到新兴的现代陶艺风潮影响。他怀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利用泥片镶接的方式,在一年内,潜心创作新型钧艺作品40余件。
随着当时的钧瓷一、二厂相继倒闭,晋晓瞳的家人都下岗失业,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在非常拮据的生活条件下,晋晓瞳跟随父亲晋佩章,与家人共同度过了一段极为艰苦的日子。这时的晋晓瞳,一边在父亲身边学习,一边帮助父亲做一些辅助性的研究工作。在晋老先生的培养下,晋晓瞳从陶瓷材料入手,镂剔刻花、拉坯成型、雕塑造型,逐渐深入到钧瓷坯釉配方的工艺研究中。13年的技艺磨砺,使他渐渐地成了钧瓷行业内技艺全面的行家里手。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