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晓瞳长期坚持手工制坯工艺,采用柴烧工艺烧造,利用新的艺术理念打造作品,将钧瓷窑变艺术鉴赏作为与钧瓷爱好者互动的着眼点,从创作理念和工艺基础上,牢牢把握“窑变艺术是钧瓷艺术之魂”的根本原则,给钧瓷注入新的活力。
他的作品以瓶、尊、洗、鼎等传统器皿造型为主,烧成方式上偏爱柴烧工艺。他认为钧窑以柴烧成是传统烧制中较有优点的。2004年11月,晋晓瞳选择放弃父亲惯用煤窑烧制钧瓷的方式,在业内率先采用柴窑烧制方式作为钧瓷作品特定的烧造方法,从而造就了他的作品釉色与众不同的风格:以“流动的线体结构”组成的釉彩画面,雄浑壮丽、美妙多姿、内涵深厚。
晋晓瞳的作品以五彩斑斓的釉色、蕴润雅致的特色著称于世,被称之为窑变釉彩和陶瓷器型完美结合的产物。走进晋家钧窑陈列室,我们看到,其作品的釉色艳丽多变,浑厚凝重,青如碧草,红若海棠,紫若茄皮,自然窑变构成的那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美妙图案,常常使人浮想联翩,其造型古朴典雅,更让人思维超越时空把远古和未来连接在一起。
2008年,晋晓瞳手工拉坯成型的《牵牛花瓶》荣获香港国际陶瓷大赛金奖并被英国国家珍宝博物馆收藏。200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收藏晋晓瞳的柴烧钧瓷作品《乳钉罐》。晋晓瞳历年创作的钧瓷作品《凤耳琵琶瓶》、《天球瓶》、《太平尊》、《葵花尊》等被视为当代钧瓷代表作品中的经典,为国内多家博物院、馆所收藏。
2013年,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梦幻的家园——晋晓瞳钧瓷艺术作品展”,吸引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纷纷莅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40余件钧瓷艺术作品,其中4件作品通过高温窑变而分别形成“清江晨露、紫雨绽放、五彩山河,琼宇雪峰”的自然景观,从而诠释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气象万千的奇妙景象。其作品“花语”系列、“四季”系列把他精研釉色的功力,表现到了极致。
创作之余,晋晓瞳致力于陶瓷艺术的文化积累与研究,到目前为止,与父亲晋佩章一起,先后出版《话说钧窑》、《中国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作品选》等多部钧瓷专著,共完成50多万字的研究记录。
现在的晋晓瞳,已成为钧瓷界公认的后起之秀,中年梯队的顶梁柱。他,真正继承了其父晋佩章先生的衣钵,并与其父一样,成为钧瓷文化艺术的播火者。
晋晓瞳认为,钧瓷,不外乎于两点,第一是钧瓷的设计,即造型,是不是很美,是否让观者看着舒服。第二是不是自然窑变,是否让观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自然窑变”是钧瓷能够屹立在中国瓷林之林的独有而重要的符号。我们应紧紧抓住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特征,从釉料的选取加工、釉方配置、成型工艺、窑炉技术方面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科学创新体系,为钧瓷艺术制作打好科技基础,使之与当今陶瓷制作技术同步发展。
从事钧瓷艺术事业近40年,从窑工干起,晋晓瞳逐步成长为当代钧瓷的代表人物。
晋家钧窑地址:禹州市神垕镇红石桥居委会二组
烧成方式:柴烧为主,兼及煤烧、气烧
常用底款:晋家钧窑、刘山窑、亚平手制、龙鳞堂、小刘山人等
网 址:jinjiajunyao.com
晋晓瞳
字亚平,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04年12月创办晋家钧窑,现任晋家钧窑董事长兼总工艺设计师,晋佩章钧瓷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晋佩章钧瓷艺术馆馆长。
主要履历:
1963年1月出生禹州市神垕镇一个钧瓷世家,其父是已故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钧瓷泰斗晋佩章。1977年起,晋晓瞳即追随父亲晋佩章学习炉钧烧制技艺。1980年1月至1982年4月,师从禹县钧瓷一厂文付章学习钧窑煤窑烧成技术。1982年4月至1987年10月调入禹县钧瓷二厂;1985年10月经徐国祯力荐,进入钧瓷二厂造型设计组,任陶瓷造型设计员。任职期间,先后师从温大木、温国立等学习钧瓷雕塑与造型制作技艺。1987年10月,同父亲晋佩章创建神垕镇刘山窑艺试验室,任设计师兼工艺员。2004年12月,创办晋家钧窑。2006年,获得“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并被河南省人事厅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