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曲里温泉
相传,伊尹学着尧舜的办法治理乡郡,嵩县这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人们都称伊尹为“圣人”,伊尹说什么,百姓听什么,伊尹叫怎么干,百姓就怎么干。这下子,可惹恼了伏牛山里的混世魔王。他苦思冥想,要给百姓降灾,给伊尹出点难题。混世魔王念动咒语,把山中的毒蛇、麻蜂、地雷子、葫芦包全都赶下山来,见人就咬,遇畜便蛰,顿时人们鼻青脸肿,奇痒难耐,挠搓不下。牲畜在圈里长嘶低鸣,又踢又咬,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人们都来寻伊尹,求他想个办法,伊尹知道这是混世魔王在作怪。他先叫百姓砍些青皮柳棍,与混世魔王交战。青皮柳棍真厉害,打得妖魔抱头鼠窜。又派人去挖桑皮、茅根,再采些山菊花、连翘、二花、公英等熬汤服洗。但是有病的人太多了,怎以办呢?伊尹就派人在山凹里挖个大池,人们挖呀!挖呀!不一会儿大池里冒出一股青泉,晶莹剔透,温暖如汤。伊尹把采来的草药树皮放进大池内,人们争相下池沫浴。说来也怪,凡下池洗过的人,身上不痒了,疥疮全好了,皮肤又白又嫩,个个容光焕发,人人喜气洋洋。后来,人们又把牲畜牵来水洗,牲畜的病也全好了。妖魔治服了,人们身体健康了,又过上了好日子。但害怕妖魔再来降灾,家家门坎上都别着一根青皮柳棍,妖魔一见便不敢进门。
第二年,伊尹叫人们在山凹里挖了三个大池,一个男池,一个女池,一个专门洗牲畜。不知隔了多少年,汤王来访伊尹,伊尹跑到曲里藏起来。汤王找不到伊尹,见这里池水清沏,便解衣沫浴。洗过后,浑身轻爽,精神大振。听说这是伊尹挖的药池,随即竖起大母指说:“伊尹真神人也,吾不得他,誓不罢休。”因为这个水池,汤王曾来洗过澡,遂起名叫“汤池”。汤池座落在曲里村,水温常年保持40℃以上,人们便又叫它“曲里温泉”。
六、源头活水
相传,有一年天气大早,大坪岭上滴水皆无,禾苗枯黄,人渴得直喘粗气,再不弄点水来,人就要渴死了。村里有个小伙子,名叫水娃,长得五大三粗,气力过人。他想:我就不信咱这岭上挖不出水来。夜里他召集一群小伙子,在岭上挖刨起来。挖呀!刨呀!越挖越硬,地底下的土全是干的,连一点水星也没有,撅头下去只刨一个白茬,一锨铲不了一把土。这可怎么办呢?水娃想了一个办法,叫姑娘们拿着碗、瓢、勺、盆到伊河去舀水,把舀来的水倒在坑内,接着再往下挖,一夜不中两夜,两夜不中三夜,整整挖了七七四十九夜。小伙子们累得满头大汗,手上磨出血泡,姑娘们跑得腿肿脚疼。这天夜里他们实在干不动了,就躺在坑内休息,不知不觉都呼呼地睡着了。
夜里水娃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东海龙王来向他求情:“不是我不给你们下雨,是玉皇大帝不让我给你们下雨。这坑下边是龙宫水库,龙宫水库是汇集各方之水的藏水宝地。你们若是挖透水库,各方之水从这里溢出,玉帝是会怪罪的,那时我龙王就得吃不完兜着走。”水娃说:“你身为龙王管着那么多水,却叫俺这岭上旱得一滴水也没有,庄稼旱干了,人也渴死了,你也不管,却怕玉帝怪罪,我们这些小百姓什么也不怕,不怕玉帝,也不怕你龙王,我们只管往下挖,啥时挖透龙宫水库,我们就不缺水了。”他大呼一声:“兄弟姐妹们,起来挖,挖不到龙宫水库誓不罢休!”睡在坑内的小伙、姑娘都起来了,挥撅的挥撅,拿锨的拿锨,姑娘们端起盆盆罐罐,干了起来。龙王一见势头不好,急忙逃回东海去了。
龙王逃回东海,连忙召集四海龙王及各河流的小龙王开会,把大坪人挖水的情况讲了一遍,最后说:“干脆,我们也来个瞒上不瞒下,玉帝不叫降雨,我们各海各河都挤出点水从地下送到大坪岭上,这样他们有了水吃,玉帝又不能降罪,你们说好不好。”四海龙王都说好,于是确定今夜五更一齐送水。
再说水娃领着众人,挑灯夜战,一直干到五更,忽听得鼓嘟嘟哗啦啦一片水声,大家急忙跳上坑来看时,看见坑内四面八方一齐冒出水来,因为坑小水大,水在坑内直打旋,不一会儿水坑满了,水直往外流。水娃急忙回村敲起铜锣,叫各家各户都出来开渠浇地。众人听说有了水,一齐跑出来,端水的端水,开渠的开渠。这一年,大坪一带水源充足,庄稼获得了好收成。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直到如今,源头舀出来的水还在碗内直打旋。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看了源头活水,还写下诗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徊徘。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