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下篇:八朝首位都汴帝王录
下篇:八朝首位都汴帝王录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9/23 8:36:0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汴梁形胜甲天下,夷门自古帝王都。八朝古都开封,自4000多年前的夏朝开始,先后被魏、梁、晋、汉、周、宋、金,大大小小八个朝代定为国都。这里使用的是历史上当朝正式的国号,而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的前缀“后”与“北”,是后人为区别历史上与其同名的朝代所加,谓之“史称”。八个王朝首位都汴的帝王分别是夏帝杼、魏惠王、梁太祖朱温、晋高祖石敬瑭、汉高祖刘知远、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赵匡胤、金废帝完颜亮。这八位国君虽都是当朝首位以开封为国都之帝王,但并非全是打天下的开国之帝,像夏、魏、金三朝系继位的帝王由他处迁都于开封的,而后晋、后汉两朝则是开国皇帝由他处迁都于开封的,与梁、周、北宋三朝开国皇帝建都开封有所不同。认识一下这八位当朝第一个都汴的帝王,对深入了解名城开封的历史文化,领略开封王都皇城的兴衰起落,乃至中原文明、华夏文明的渊源,或别有一番意味。 
        五  刘知远是后汉王朝的开国之帝,生于公元895年,卒于公元948年。《新五代史》中《汉本纪第十》记载:“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史撰者欧阳修真是大家,寥寥数笔便把从小就寡言凛然的刘知远立于纸上。 
        后晋时期,刘知远曾任河东节度使,握有军政大权。但和石敬瑭相反,他是一位反对割地称儿契丹的抗击派,曾针对石敬瑭的屈辱行为斥道:“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刘知远趁后晋全国上下对抗契丹军之际,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但仍用后晋天福年号,奋力领导抗击契丹的斗争,并争取后晋旧臣老将的归附,重奖抗击契丹有功的军士。迫于形势,契丹军不得不北撤,退出汴州。 
        公元948年春之正月,刘知远迁都汴州亦为东都,大赦天下,改后晋天福年号为乾公式,自己也更名为刘公式。不幸的是其长子承训突然早丧,刘知远因过度悲伤一病不起,不久随爱子而去,这个第五位当朝首位都汴的帝王仅在位两年。后汉历经汉高祖、汉隐帝共计存在3年。 
        六  郭威是后周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904年,卒于公元954年。郭威的父亲虽是后晋时的顺州刺史,但与妻子双双早亡,郭威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少孤家贫的郭威18岁就在招募兵勇时投身行武,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郭威身材魁梧,好刚恃气,疾恶如仇,入伍不久便杀了一个市中屠户。《新五代史》的《周本纪第十一》中记载:“市有屠者,常以勇服其市人。威酒醉,呼屠者,使进几割肉,割不如法,叱之,屠者披其腹示之曰:‘尔勇者,能杀我乎?’威即前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威颇自如。”这分明是后世《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户的素材原型,施耐庵、罗贯中十有八九受过《新五代史》的启发。 
        后汉末年身为开国元勋的郭威完全控制了内乱之极的京城开封之后,又以北伐契丹之名出师北上,在凛州(今濮阳)驻驿时,“军士登墙越屋而入,请帝为天子。乱军山积,登阶匝陛,扶抱拥迫,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以代赭袍,山呼震地”。数年之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所率之军披黄袍拥立做皇帝,恰是郭威被所率之军裹黄旗拥立做皇帝的翻版。黄旗为皇家禁军之旗,当年身在后周禁军的赵匡胤可能亲眼目睹郭威的作为。 
        郭威是中国历史上节俭有名的皇帝,他临终前下诏给接班人晋王柴荣:“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助。” 
        以上3则传奇并非传说与虚构,皆是正史所记载。郭威这个第五位当朝首位都汴的帝王,实是罕见的节俭模范之国君。 
        后周历经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3位皇帝,共计存在9年。因都汴时间短暂,后晋和后汉两朝对皇宫及开封城垣都没有进行扩充和大的建设。郭威都汴后,实行惩治贪官、革故鼎新的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政策,国家形势有所稳定。郭威和柴荣相继着手对开封进行外城的扩建和老城街道的拓宽,这些城建施工,奠定了开封的城市格局,为北宋赵氏王朝的国都东京打下了城市框架的基础。 
(作者:汴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品味墨香生活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