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晏几道:措辞婉妙 一时独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9/23 8:32:3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宋词里的这些句子,读来十分熟悉。这些词句的作者均是晏几道。
晏几道(公元1030年~公元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词人。
说到晏几道,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晏殊。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讲到北宋词人时,一般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父子合称北宋“二晏”。晏殊官至宰相,晏几道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在政治方面混得很牛,他只做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推官、乾宁军通判等。
晏殊智商很高,7岁能写文章,14岁时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经48岁了,当时已经当上了副宰相。官做得大,又老来得子,晏殊高兴极了,对这个最小的儿子自然宠爱有加。
晏几道属于官二代,出身豪门,在温柔富贵乡里过着钟鸣鼎食的快活日子。晏几道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也是个小神童,不到10岁就会写诗填词了。《花庵词选》卷三晏几道《鹧鸪天》词注称:“庆历中,开封府与棘寺(大理寺的别称)同日奏狱空,仁宗于宫中宴乐,宣晏叔原作此,大称上意。”晏几道既有才华,又有一个当宰相的爹,自然很容易出入上流社会。从词注中可以看出,连皇上都很欣赏他的才华。
北宋朝廷有一个规矩,官做到一定级别,便可以推荐子弟当官。小晏这么优秀,自然受到父亲推荐,很早就当上了太常寺太祝,从此步入仕途。此时的晏几道,诗酒趁年华,尽享美好的青春时光!
晏殊官运亨通,位极人臣,是唐宋词人中职位显贵的人之一。晏几道可没有他父亲那么好运。他18岁那年,父亲病逝。没有了宰相父亲为他遮风挡雨,晏几道只能独自在官场打拼,很快便感受到了世间人情冷暖。
37岁那年,晏几道遭遇了牢狱之灾。他的好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抓进监牢。晏几道因为和郑侠写诗酬唱,因而受牵连入狱。虽然很快就从牢狱中出来,但一直养尊处优的晏几道被这场牢狱之灾吓得不轻。
晏几道虽然遗传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但他终生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在宋代的官僚体制中,在给达官家族子弟大量恩荫资格的同时,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形成威胁朝政的强大势力。如果达官家族子弟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始终会被安置在官僚阶级的下层。晏几道就是这样。不知道他是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有考好,还是一直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到50多岁时还在地方担任基层官员——颍昌府许田镇监官。晏几道晚年时才回到东京城老家,担任开封府推官等小官。
[1][2]
(作者:张德卿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