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家、教育家赵纪彬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23 9:18:5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1922年,赵纪彬考入大名十一中学,读了不到一年,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此时,其父谢世,家境衰落,靠母亲张栋勉力支撑。赵纪彬赴北平求学,寄居北大红楼附近公寓,在北大哲学系旁听了一年。次年秋,赵纪彬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名七师,深受校长谢台岑和教务主任晁哲甫的器重。大名地处直、鲁、豫边界,两次直奉战争,这里均遭兵劫,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青年赵纪彬怀着崇高的救国救民理想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大名七师是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创立的一所学校,学校民主风气甚浓。1924年秋,赵纪彬在七师《曙光》创刊号上写文章纪念七师建校一周年,对奉鲁军阀和当地豪绅破坏七师活动进行猛烈抨击。在大名师范,赵纪彬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冯品毅的影响,如饥似渴地学习《共产党宣言》、《向导》等革命书刊,并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写出檄文《与人论“孔学”书》,批驳尊孔复古言论。1925年,赵纪彬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又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大名特别支部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赵纪彬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经受了刀光剑影的严峻考验。1927年,赵纪彬担任濮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中心县委领导濮阳、大名、内黄、清丰、南乐、长垣各县的地下党组织。上述各县当时属河北(直隶)省管辖,黄河故道从这里穿境而过。赵纪彬、刘大风(县委书记)、李大山(组织委员)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统治力量在这里相对薄弱的有利条件,从是年冬季开始通过建立平民夜校,让这一带农民受革命教育成为中原大地的一个光辉典范。在赵纪彬的直接发动下,故道沙区平民夜校以中共党员、青年团员为教师,教授农民识字、学文化,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 沙区群众把“在学不在学”看成“革命不革命”的标志,农民普遍参与学习,夜校很快发展到100余所。学习内容除了赵纪彬编写的《农民夜校课本》外,还有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周恩来的《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恽代英的《中国青年》、萧楚女的《社会主义讲授大纲》。赵纪彬编写的课本内容浅显易懂,说明谁养活谁的道理。赵纪彬还自编了中心县委刊物《白杨书札》。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环境极其艰苦,赵纪彬以沙区为阵地深入开展农民教育,为我党创建直南沙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沙区的革命斗争锻炼了赵纪彬,对他成长为人民教育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29年春,因叛徒告密,赵纪彬被捕。狱中两年,赵纪彬研读了《资本论》及黑格尔的《逻辑学》,写出《波格达诺夫<社会意识学大纲>批判》一书。1931年,赵纪彬被党营救出狱。次年春,赵纪彬来到西安警备师任连支部书记兼政治教员,不久,出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后因身份暴露遂潜往北平。1933年春,赵纪彬任华北教联组织部部长,嗣任文总书记。1938年,生活书店出版了赵纪彬的《通俗读物论文集》;之后,胡绳代表生活书店约请赵纪彬编著《中国哲学史纲要》,此书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引起轰动,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哲学史的一部拓荒力作,具有“里程碑”之重大意义。因之,赵纪彬被聘为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由此,走上了高等学校教坛。1942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中国知行学说简史》,阐明《孙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1943年秋,由顾颉刚介绍赵纪彬到川北三台受聘东北大学(抗战时期内迁至此)任教。临行前,董必武约赵纪彬在重庆曾家岩共餐,并送赵纪彬旅费法币500元,徐冰、胡风二人作陪。赵纪彬在其自编的哲学讲稿中,自创了“物本论”(即“唯物论”)、“心本论”(即“唯心论”)、“一本论”(即“一元论”)、“二本论”(即“二元论”)、“对理法”(即“辩证法”)等哲学名词。赵纪彬以中国哲学史的资料及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受到进步学生的欢迎。1946年,赵纪彬又被聘为东吴大学教授;次年,受聘山东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在山东大学,赵纪彬为《中国思想通史》二、三卷写下王充、范缜以前、范缜三章文稿,并在内弟李希凡的协助下完成《中国哲学思想》书稿,1948年交中华书局出版。同年12月,国民党政府令山东大学迁台,赵纪彬与地下党组织及进步师生开展护校活动,被国民党青岛警备区列入一号黑名单。危险时刻,地下党组织将赵纪彬护送至胶东解放区。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赵纪彬随军管会回到山东大学,任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历史语文研究所所长。赵纪彬在山东大学的哲学讲稿《哲学常谈》和《古代儒家哲学批判》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其间,赵纪彬还写有《逻辑学》、《伦理学》等文稿。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上述高校任职期间,赵纪彬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以教授职务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2]
(作者:王震生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