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的穷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但穷则思变,穷易出英模,穷易出精神。闻名全国的焦裕禄精神,就出自于我们河南最穷的兰考县。焦裕禄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习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比做我党延安精神,重新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继焦裕禄精神之后,在八九十年代,我省又出了一个“公涛精神”,他的创造者就是被大家公认的当代“文化愚公”,优秀共产党员李公涛先生。
座落在龙亭湖畔的翰园碑林,是一座名誉国内外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集诗、书、画、印与古典建筑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宝库,不少游人为她的美丽风貌和艺术价值折服。这背后是李公涛及其团队为建翰园碑林付出的巨大心血。
李公涛是开封地区供销社的一名干部。因工作期间积劳成疾,提前退休回家。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闲不住的。李公涛退休后总想发挥余热,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做些事情。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8月《开封日报》开展了“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犹如一把圣火烧得他心情激动,彻夜难眠,他翻来覆去的想:做为七朝古都的开封(现在又定为八朝古都),先人们为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做为现代人,我们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面对历史的思考,李公涛怦然萌动了惊世之举。他要倾尽余生,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自筹资金,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做为年近花甲的人能有这种理想实属难得,但要实现这种理想更是不易。首先,他这种思想就被少数的家人否定。如果此时他退缩了,那就没有后来的“文化愚公”,也就没有翰园碑林。李公涛不仅有远大的理想,更有坚定的意志。他力排众议,不仅说服了家人,也打动了周围的人,也因此,获得了开封市人民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民办碑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李公涛要办碑林须从零开始。资金、人才、场地样样缺乏。他知道要把梦变成现实,何等艰难!但李公涛却信心满怀。他要做别人不敢想的事,要攀别人不敢登的山。
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他首先向当代书法名家发函征集作品,从而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来源。为了保证刻石及字体质量,李公涛亲赴七个碑石产地认真筛选,并精心挑选两位技艺超群的刻碑人。为了工作方便,他把一百多平方米的院落及几十间房子腾出来 ,作为办公用房,自已却挤在一间小仓库内,大儿子一家五口挤在一间房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