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成语典故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8 9:08: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天地会不会崩坏,纯粹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现代科学知识告诉人们,太阳、地球、月亮以及星辰都是宇宙天体中的成员,他们都是由一定的物质组成的,又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决不会顷刻之间塌陷或者消失得无影无踪。3000多年前的长庐子和列子对天地能有如此认识,实属不易。至于其他人的说法,确实都是臆测。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列子讲这个寓言故事,其意图非常明显,他是要人对身外之事概莫操心。这是庄子之后道家的人生态度。只求自己心里的宁静与纯朴,对其他的事不必知也不想知,生怕这些事扰乱了内心。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这“天地之间”仅是一个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如列子所说的死人的世界、活人的世界及过去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未来的世界。你身处哪个世界,就说哪个世界的话,对别的世界的事,你既然搞不清楚,也就不必过多地操心忧虑。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梁甫吟》诗中写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位杞国人为“忧天倾”操透了心,以至于寝食难安,结果遭到了后人的讥笑,几千年来成为无人不知的为无根据的事盲目担忧的著名例证。
但杞人真是庸人自扰吗?也未必。古老的天体“气”说固然不科学,但“天塌”绝非子虚乌有,天空不仅有陨星降落,而且还有废弃卫星、火箭残骸等太空垃圾时不时成为人类的不速之客;“地陷”也绝不是空穴来风,世界各地年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地震考验着人类的应对能力。以上这种种自然现象都是不争的事实。
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对天体宇宙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杞人忧天”的传说也有了新的理解。杞人不仅不是一个无事自扰的庸人,反倒是一位伟大的、有着超前科学宇宙观的先知先觉者。
应该说“忧天倾”的杞人不应总被视为庸人自扰者,他是一位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先贤,是他最早意识到人类如不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大气等自然环境,必将受到无情而严酷的惩罚;是他有意无意地推动了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就是说“忧天倾”的杞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居安思危的鼻祖!他是我们开封人的骄傲,也是中原人的骄傲!
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言犹未尽。现在全球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对此,人们一方面想方设法防止、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又使出了浑身解数应对。常识告诉我们,什么东西脏了用水洗洗,那水脏了怎么办呢?有人会说:制造纯净水。如此,不要说成本将会几百倍地增长,最严重的是这对于人类对水的需求无异于杯水车薪。空气污染了怎么办?制造氧吧……如此,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对种种污染如果遏制不力,将来的某一天太阳被严重污染的大气遮挡得见不到任何光亮,人类有能力再造一个太阳吗?这该不会被斥为现代版的“杞人忧天”吧。
据开封市群艺馆公布的信息称,成语“杞人忧天”已于2009年6月12日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今人对“杞人”在3000多年前就具有忧患意识的认可与重视,并以此呼唤全球人行动起来,居安思危,自觉保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1][2]
(作者:赵孝斌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