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封成语典故故事
开封成语典故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8 9:08:4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杞人忧天 
    成语“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杞国有人担忧天塌下来,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杞人忧天”源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是郑国人,生活在战国时代,先于庄子。《庄子》一书中有22处提到列子,此外,《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也提到过列子。至于《列子》,有人说是伪书,作伪者是为《列子》作注的东晋高平人张湛或王弼;其作者有说为周朝学者御寇,也有说是列子死后传播其道家思想的某学者,不一而足。 
    不管怎么说,张湛收集《列子》残篇并为之作注,对保存、传播中国古代典籍是功不可没的,今人应该感谢他。 
    杞国是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都城在雍丘,即今杞县。 
    《列子·天瑞》中这篇很有名的寓言故事讲了这样一件事。 
    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常会冥思苦想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被活活压死吗?还有没有活路可走?”自此以后,这个人为此事终日愁眉不展、日渐憔悴。朋友们都很关心他,当大家知道原因后,就七嘴八舌地劝导他。 
    有的说:“你不要胡思乱想啦,天怎么会轻易塌下来呢?就是塌下来,也是砸大家,你再发愁也于事无补的,不如想开些。” 
    稍许懂些天文知识的人说:“天,不过是一团积气,哪里没有气呢?你的衣食住行都在大气之中,这不就在天里吗?你又何必为天的崩坠而忧虑呢?” 
    忧天的人反问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天是一团积气,天上的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了吗?” 
    劝慰者说:“日月星辰,也不过是积气之中有光耀者,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砸伤人的。” 
    忧天的人又说:“照你这样说,看来天是不会塌了。但大地要是陷下去了又怎么办呢?” 
    劝慰者说:“地不过是土块的积聚罢了,整个天下,哪里不是土块呢?你每天的行走、站踩不都在土块之上嘛,又何必担心它会塌陷呢?” 
    忧天者听了人们的这番劝说和解释,心中的疑问与担忧完全消除了,感到非常轻松。劝慰的人也为消除了朋友的心病而感到十分欣慰。双方皆大欢喜。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到了楚国道家高人长庐子那里,他感到很好笑,就对人说:“天上的虹霓云雾、风雨、四时都是由天所形成的积聚的气体;地上的山岳、河海、金石火木,这些都是由地所产生的堆积的土块。既然知道它们是堆积的气体和堆积的土块,就不能笼统地说它们不会崩坏。所谓天地,相对于宇宙而言它是一个细小之物,而对于万物而言,它又是非常巨大的东西。它们难以消亡、没有穷尽,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难以揣测它们,难以认识它们,这也是肯定的。担忧天地会崩坏,那也实在是担忧得太遥远了,但断言它们不会崩坏,也是没有根据的。天地不能不崩坏,最终总是要崩坏的。如果遇到天塌地陷,人们怎能不担忧呢?” 
    列子听说此事后,笑着说:“说天地会崩坏是错误的,说天地不会崩坏也是错误的。天地崩坏与否,谁能知晓呢?不过都是臆测罢了。尽管不能确定它们到底会不会崩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崩坏是一种情况,不崩坏也是一种情况,两种情况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你又何必为此操心费神呢?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顿悟到,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事情,死了不知道生前的情形。已经死去的人,不能知道今天的事;未来的人,也不能知道过去的事。至于天地会不会崩 坏,我们又何必为之忧虑呢?” 
(作者:赵孝斌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世纪学人于安澜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