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升的阳光洒入小窗,当车水马龙声渐渐清晰。不少洛阳人正纠结清晨第一道“选择题”——早上吃点啥?
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光汤的种类有十几种,更别提还有满街飘香的街边老式油饼、金黄松软的大油条、焦脆咸香的水煎包,以及爽滑味足的胡辣汤豆腐脑两掺儿。
花样繁多,令人垂涎,连着一个月吃都不用担心重样!洛阳早餐大盘点,看你最钟爱哪一个?
牛肉汤/饼丝/烧饼
牛肉汤之于洛阳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当清晨第一缕光洒落城市,洛阳人已经在排队喝汤了。“甜汤、饼丝、葱花香菜都要,再开一瓶海碧。”像口头禅一般,常年流连于各大汤馆的洛阳人,总能一下子就表达出自己的喝汤喜好。
老汤客喜欢喝甜汤(也就是不放盐的肉汤),汤轻盈,肉醇厚,两者似乎矛盾,但又在舌尖上和谐地交融。
不放盐,是对汤品质的自信,相信这一碗汤就是肉香满溢、鲜甜惊人。
放上盐和辣椒后,牛肉汤又是另一种风味。香辣的肉汤在嘴里迸发,混着香菜葱花的独特香味,浸润着口腔的每一个细胞。这时再来一口弹牙的牛杂,一口舒爽的海碧,打一个适时的饱嗝,真是得劲儿!
喝汤的过程我愿称为一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激烈碰撞。喝至后半程,随着舌尖与肉汤的战争逐渐胶着,碗中的稠物被一口接一口送入嘴中,直到汤已见底,肉已捞空,这时才像胜利将军一样挺直腰背,满意地将筷子平放。
起身大步出门时,额上细密的汗珠和嘴边未擦尽的油辣,仿佛在告诉自己:今天又可以活得热气腾腾。
粥/油饼
排过网红店的长队,也吃过千篇一律的烧饼,洛洛怀念的还是几块钱就能买到,藏在童年记忆里的老式油饼。
一位本地大爷,一个长长推车,行踪不定的轨迹和飘满街道的香气,是这个“油饼店面”独特的风格。
一人就是一家店。清晨,洛洛在宝龙广场偶遇老式油饼摊,揉面擀面的案板、煎炸油饼的铁炉、放置油饼的玻璃罩,完全透明的露天厨房和刚出炉的油饼焦香,引得洛洛禁不住买个尝尝。
油饼有葱油和牛肉两种味道,在黑色的炉子里炸得脆脆的,泛着焦黄酥脆的金边,手一掰成条掉落,咬一口嘎吱脆响。
面饼紧实有嚼劲,葱香被热气烘出滋味来,混合着咸香的肉馅,让人回味无穷。
油条/糖糕/菜角
早上七点,老板已经在紧张忙碌着,菜角、糖糕、油条,店内炸物全部上阵,金黄一片。
一筐油条形制规整,金黄的外层和松软的口感,在口中炸开的香味让人难以拒绝。再搭配上香甜可口的豆浆,满足感爆棚。
菜角表皮金黄,如饱满的月牙,韭菜鸡蛋馅的一抹青绿色隐隐透出表皮。一把撕开,外皮酥脆,馅料油润,入口清新韭菜香混合着炸物特有的油香,这是舌尖上的味道。
糖糕外皮蓬松起酥,金黄明亮,一把撕开糖汁流淌,入口甘甜又油香十足,丝毫不会油腻。
胡辣汤/豆腐脑/水煎包
胡辣汤,味道刚猛辛辣,像是一个在码头干活的精壮大汉。胡椒在这碗汤里,存在感极高,只需一口,从舌尖到喉处,再到肚腑,满是霸道。
豆腐脑,形似南方的豆花,洁白如玉,温润绵柔,一口下去滑嫩爽溜,是早餐中的养生佳品。
胡辣汤遇上豆腐脑,像是粗犷大汉爱上了温柔姑娘,中和了咸辣又增添了豆香,刺激的同时又带着特有的爽滑,一种奇妙的风味在口中氤氲开来。
与两掺绝配的还有香气四溢的水煎包。发面制作,吃起来暄软,馅料咸香,更有底部焦脆的锅巴带来别样口感。
一碗两掺,几个水煎包,这是洛阳早餐里不可缺少的一抹倩影。
洛阳米线/小笼包
走过许多地方后才知道,只有洛阳的米线这么独特!
洛阳的米线大多是细米线,和粗米线不同,洛洛更爱细米线的口感与爽滑。
热腾腾的鸡汤浇到泡开的米线上,葱花、香菜、调料打底,夹上几片香菇,浇上几勺大块的鸡肉,一碗香气扑鼻的洛阳米线就做好了。
吃米线的时候放上白胡椒和醋,好吃程度能够激发1000000倍!
怎么在洛阳找正宗米线?洛洛教你一个方法,藏在小区门口的、门牌较为低调的、装修相对随意的、美团网站上写着开业十年朝上的,不用纠结,直接进~
果子油茶
老洛阳人的早餐白月光,除了一碗汤,还有口味独特的果子油茶。
果子油茶分为两部分,油茶和果子。将炒好的面和水打成面糊,待锅里的水开后,下锅搅拌,等稀稠合适了放入盐、花椒面等调料,并配上炒制的黑芝麻、花生仁等,油茶的汤底糊糊就做成了。果子和煎饼果子里的果子相似,是油炸的空心面食,但形状更为小巧,薄薄脆脆,有网友评价,口感像极了小时候爱吃的零食“好多鱼”。
藏在古街小巷,居民楼下,一碗果子油茶承载着的是洛阳人的童年记忆,是淡淡的难以抹开的乡愁。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