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席、洛阳牡丹、龙门石窟被世人称为“洛阳三绝”。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传统名吃,也是豫菜宴席的一个杰出典型。相传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
唐时袁天罡看出武则天将称帝,因天机不可泄露,就发明这二十四道菜,预示武氏一生。初名武后宴,宋后改为洛阳宴席,老百姓称“官场儿”。旅游业发展以来,人们称其为“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为中华名宴,有唐代宫廷流传民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整桌宴席以汤见长,故名“水席”。
水席起源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
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 清爽利口"的风味。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