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吃喝玩乐 > >走进漯河河上街
走进漯河河上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0 14:50: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河上街是漯河的俗称,正像一个人的小名一样,是最亲的人从小叫起来的,或带着这个人的特点,或带着父母深深的希望与祝福。河上街就是这样,它携裹着漯河独特的水城风韵,蕴含着漯河丰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漯河人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我最早知道漯河是从“河上”二字始,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去漯河不是这样说,而是说“上河上”、“去河上”。听到“河上”这两个字时,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关于城市的景象,而是缓缓行进在沙河之上的帆船,那时候沙河是通航的,在家乡的沙河道里还经常看到从河上街方向驶来的帆船。故乡距漯河不过三十里地,但听大人们说起河上,便觉得如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可即,心向往之多少年才成就了“河上”之行。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河上街的情景,与故乡完全不一样的楼房、街道、市场以及不同于故乡的行人,都让我童年的心感到神奇。
    一
    让我感到神奇的,还有漯河为什么俗称河上街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一定心存疑惑。据说和一条街道有关,这条街道的名字正是河上街。河上街本名顺河街,它以西高东低的姿态依偎在沙河的南岸,有二百多米长,地势比市区其他地方高,最高点海拔六十多米,是全市地理位置的最高点,因其街面与河堤高低相等,所以又被称为河上街。为什么河上街这条街道可以承载漯河的俗称这样一个重任?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翻看有关史料,河上街曾有的繁华也在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河上街的繁华在沙河水运的发展中打下了基础,又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而如虎添翼。沙河的水运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溵、汝二河就成为各诸侯国运送粮草的主要航运通道,东汉、魏、东晋时期均有关于航运的记载,唐朝和南宋发生的历史大事件更能说明沙河水运的重要作用。唐朝开元年间,唐朝宰相裴度率军讨伐淮西叛军,在漯河郾城驻扎,并取得了平定叛军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沙河航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唐元和十一年专门设置了淮颍水运使,从扬州运米,绫经淮河、颍河入沙河,至郾城以馈讨淮西诸军。南宋宋金两军交战时,溵水镇与周家口是淮、颍河流域最大的两个码头。因螺湾河码头拆粮速度快,数量多,受到高宗的嘉奖,并钦定螺湾河为上口镇,以后这里形成了螺湾河渡口。但是到了南宋末年,战争和水患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你可能不相信,在明朝初期,螺湾河渡口只有几户人家,几十口人,直到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人口后,螺湾河渡口才又凭着其正居许、禹、陈、蔡、汝诸州交通要冲的优越位置渐渐繁华,至明永乐年间已形成“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繁华景象。
    河上街的繁华也与京汉铁路的通车有关。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后,漯河陆路交通也变得地十分便利,由于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又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水城漯河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