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温是唐朝末年的砀山(今安徽)人,早年参加黄巢的起义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883年,朱温被封为宜武(治汴州,今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升职。此后,他以河南为中心,扩张势力,和李克用等人长年混战。他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唐昭宗对朱温言听计从,封他为东平王,又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又赐御笔《杨柳词》五首。
开平元年(907年)二月,朱温逼迫唐昭宗退位,又密令朱友恭等人杀了唐昭宗,接着,朱温杀唐昭宗的儿子共九人。同时,朱温称帝,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定都汴州(今开封),年号为开平,开封成了后梁的都城,朱温升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年),由开封迁都洛阳,乾化三年(913年),梁末帝即位,还都开封。朱温称帝后改名朱晃,他改革弊政,但因连年用兵,又经常杀将士,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政权不稳。这时,朱温昔日的对手纷纷以他为敌,联合起来对付他。
朱温称帝前,和李克用反复争夺泽州(今山西晋城)和潞州(今山西长治)。称帝不久,朱温派兵再战潞州,大败。此后,朱温在柏乡(今河北柏乡)之战中,导致全局失利。
朱温在开封称帝后,转变了只重军事的做法,他尽力恢复生产,奖励农耕,采取了一些利民的宽容政策,中原的经济得到恢复。同时,朱温又下令给各地将领,不论军阶多高、部队多少,在行政事务方面一律居地方官之下,听从地方的管束,从根本上保证了地方治安的稳定,使军队的作用发挥在保民上,而不是割据一地扰民乱国。
朱温对手下大将严加防范,一旦有骄横的人出现,立即或杀或囚。但朱温多疑和嗜杀,表现为滥杀无辜。战争时期为整肃军纪,从严治军是应该的,但朱温却残酷和残忍。每次作战时,如果将领战死疆场,所属士兵也必须与将领共存亡,如果生还就全部杀掉,所以,将官一死,士兵也纷纷逃亡。朱温又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逃走,或私自逃命,一旦被抓获,必死无疑。朱温率军在钜野(今山东巨野)南边击溃朱宣部将万余人,清理战场时,突然狂风大作,沙尘弥漫。朱温说是因为杀人不够,于是命将士把战俘悉数杀死。
朱温的结发妻子张惠在朱温称帝前病故,称帝后,朱温纵情声色。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温病重,让王氏通知朱友文来见他,以托后事。朱友圭的妻子张氏密告朱友圭,朱友圭连夜杀入宫中,一刀刺死了朱温,终年61岁。朱温死后谥号为太祖,史称梁太祖。
朱温是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他起于乱世,扫除了对手,最后登基。朱温死了11年后,他的儿子朱友贞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灭,建都开封的后梁被后唐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