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魏国谋士、将领,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钟会受其父影响,在书法上有独到成就,梁武帝萧衍称其书“有十二意,意多奇妙”(《古今书人优劣评》)。唐代张怀瓘《书断》赞其“书有父风,稍备筋骨,兼美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
常言说字如其人,既然有凌云的志向,横溢的才华又足以支撑他的抱负,钟会二十岁就入仕当秘书郎,此后尚书郎、中书侍郎、关内侯、黄门侍郎、司隶校尉、镇西将军、司徒等官都做得顺顺当当,被称作“王佐之才”、“非常人也。”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其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发动伐蜀之战。灭蜀后,钟会不太满足辅佐别人了,他大力结交西蜀名士,打击邓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权,但由于手下官兵不支持钟会的行动而发动兵变,钟会与姜维等人皆死于兵乱之中。钟会死时还不到四十岁。正如傅嘏所说:“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三国志》)也许王佐之才的能力不见得就是称王的能力,也许只是历史没有给这位天才机会。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说钟会的故事:
钟会父亲钟繇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上进成才,大儿子钟毓就很厉害,年纪轻轻就做到散骑常侍的官。可是最厉害的还是小儿子钟会。钟会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当时著名的大臣蒋济到钟繇家做客,看到了钟会就非常吃惊,对钟繇说:“这个孩子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你看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一点儿也不怯场,这是个胆大如斗的奇才。”后来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皇帝曹睿,钟毓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得很。皇帝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皇帝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皇帝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