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中原群英 >> 正文
兼济天下的豪门女杰——刘青霞
http://www.hnta.cn 2008-8-1 来源:本站 点击:

    

 刘青霞故居内景

    刘青霞(1877-1923),河南安阳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她创办了河南第一所女校——华英女校。
    刘青霞出生于河南安阳蒋村一个官宦之家。其父马丕瑶曾官至两广巡抚,颇有政绩;其兄马吉樟曾官至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
    1894年,十七岁的刘青霞嫁于开封尉氏县人称“刘半县”的大地主刘耀德为妻。刘家乃中州第一富豪,拥有土地三十万亩,门前高悬“双千顷”大黑匾,南京至北京,开设钱庄、当铺、商铺一百五十余家,资财千万计。但八年后,她就遭遇了丈夫去世的变故,因无兄弟子嗣,刘氏族人为争财产而与青霞发生诉讼。
    1905年(一说1906年)刘青霞随兄携子赴日考察,这在刘青霞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那里,她接触了孙中山及同盟会人士;在那里,她了解到豫籍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因缺款不能办《河南》杂志,遂慷慨捐资,使该杂志在东京出版。她与友人在东京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宣传妇女解放。不久,她加入了同盟会,成了一名社会活动家。1908年创办的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的创办人之一便有刘青霞。1909年,刘青霞在尉氏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当时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她又捐地2公顷,兴办蚕桑学校。以巨款先后资助过河南和北京的许多学校。她还修建桥梁,开办“孤贫院”、“平民工厂”。回国后,又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经费。同盟会员张钟端由日本返国,策动起义,她设法予以掩护。民国初年举办爱国捐,被推举为河南国民捐事物所总理。积极参加京津地区妇女要求参政的运动,并被选为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刘青霞还于1911年夏天营救了一批革命党人,又捐巨资作为武装起义经费。刘青霞曾两次去上海见孙中山,表示要拿个人全部财产报效国家,作建筑铁路之用。虽然孙中山嘉纳其意,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刘青霞的这个愿望直到1922年,冯玉祥第一次督豫时才得以实现。冯认为:“与其族人争讼,不如收归公有。”于是,刘家的大部分财产归公,移作办学之用。
    刘青霞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马丕瑶一门开通明达、乐于济人的家风熏染成的乐善好施的品质是刘青霞融入时代的前提;社会转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荡,使她由被动而主动地融入了时代,加入了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同盟会,与传播新思想、兴办近代教育和实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和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是每个国民的天职的信念支撑,使她面对保守势力的阻挠,仍能矢志不移。刘青霞虽为女儿之身,却有男儿气概;虽拥资千万,却不甘做守财奴;虽偏居一隅,却胸怀天下。她是河南近代史上的巾帼英雄,是无愧于那个时代的一位耀眼女性。 

作者:本站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