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正文
河南省旅游局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http://www.hnta.cn 2011-7-10 来源: 点击:

一、上半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按照年初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奋力开拓,加压驱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持续深入推进旅游各项工作,全省旅游经济保持了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6.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3 %19.6%。其中:入境游客77.1万人次,旅游创汇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4.9%。我省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8.4个百分点,特别是入境游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增长速度近14个百分点,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两个高于目标。

二是旅游重点项目带动强劲。上半年全省旅游招商引资金额达317亿元,完成旅游投资120.5亿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特别是继去年底成功创建45A级景区之后,尧山中原大佛和青天河又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目前我省5A级景区达到9家,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在提升传统景区的基础上,汽车露营地、自驾车营地、攀岩公园等一批新兴业态项目相继落户或开工,标志着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是旅游消费多元趋势明显。文化、山水旅游全面增长,特别是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升温较快,登山、滑翔、漂流、滑雪、蹦极、温泉养生等成为居民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促使旅游六要素产业链条拉长加宽。假日旅游继续火爆,春节黄金周和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旅游增长强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

四是旅游企业经营效益上升。上半年全省星级饭店出租率达到61%,平均房价204元,营业收入平均每家662万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温泉旅游增长较快,企业效益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接待人天数同比分别增长59.7%29.3%,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天数同比增长39%,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五是旅游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国家旅游局对河南旅游工作更加关注、更加支持。省政府领导与国家旅游局2次会商,邵琪伟局长3次专题听取我局旅游工作汇报,王志发、杜一力、杜江、祝善忠、刘金平5位领导先后到河南参加活动或检查指导工作。国家旅游局2次发文对我省旅游工作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予以支持。我省一区两带(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旅游带)和丝绸之路精品线路,南太行、大别山区域旅游板块进入了国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春节黄金周之后,省委、省政府4位领导对我省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旅游工作汇报,并在一个季度内先后下发4个文件,明确了省直相关部门贯彻国务院41文件的责任分工,调整加强了省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指导委员会,批准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2个专项工作方案。省委机关刊物《河南工作》、《调查研究》先后3次刊载我局署名文章(旅游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赴福建旅游考察启示)。省委、省政府工作信息摘发旅游信息68篇。省政府开展的豫港经贸活动、中原经济区合作之旅-走进台湾、中国河南-东盟经贸洽谈会、河南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豫新两省区经济合作交流活动等,都安排了旅游方面的工作。省人大常委会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在我省开展了旅游法立法调研,并分别组织到云南、南非等就旅游工作调研考察,三季度还将安排专题视察。省政协用了3个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旅游业发展进行调研,其调研报告作为政协常委会的9个发言之一,提出的5条建议省政府逐一作了答复。党委、政府的重视,人大、政协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类投资主体的介入,使我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

重点和亮点工作主要有八项:

一是多方合作共筑大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搭建了高层旅游会商平台。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农办、省扶贫办、省文化厅等省直相关部门合作,搭建了旅游融合发展平台。加强与洛阳、焦作等重点旅游市合作,搭建了旅游品牌共铸平台。加强与香港、台湾、新加坡、上海、江苏、新疆等重点客源地,和港中旅、康泰、永安、雄师、山富、东南、凯撒等旅游企业合作,搭建了旅游对外开放平台。加强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阳师范学院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合作,搭建了人才培养交流平台。这五个平台的搭建,初步构建了旅游发展大格局,形成了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好势头。

二是多项举措共铸大黄河品牌。为进一步落实卢展工书记的重要批示和邵琪伟局长在局省会商时的要求,按照我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一区两带布局和国家旅游局十二五重点推出的大黄河之旅精品线路,重点编制了河南黄河黄金旅游带策划方案,举办了三门峡黄河国际旅游节和小浪底观瀑节,牵头成立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并召开了九省区局长座谈会,联合发出保护黄河文明.发展黄河旅游之倡议。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黄河小浪底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提出了调研报告和试点方案,协调了资源整合和组建旅游集团的问题,小浪底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品牌打造已开始迈步。

三是多元引资共建旅游重点项目。积极谋划项目27个,总投资1900亿元,与市场推介相结合,与经济发达地区商会,工商联等团体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半年全省完成招商引资合同金额创历史年度新高,在与省中行、工行各签订200亿元贷款授信的基础上,又与省农信社签订了300亿元的授信,用于重点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省旅游局与省金融办、银监局联合召开旅游项目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对接会,共签订28个项目的贷款协议,签约贷款金额66.1亿元。

四是多策并举共搭乡村旅游发展平台。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继续列为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省旅游局与省农业厅联合召开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共同观摩了郑州市的部分示范点,签订了休闲农业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并制订下发和修订完善乡村旅游标准,推出了10条乡村游线路。

五是多家联合共推红色旅游发展。我省又有6家红色景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省旅游局与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成立了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启动了红色旅游月活动,推出了4条红色旅游线路,集中宣传了12家红色经典景区,并对10家经典景区和新评定的53A级景区进行集中授牌。各市各景区纷纷出台红色旅游的相关优惠政策,在纪念建党90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多种形式共办对外宣传促销活动。承办中华文化游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认知中华从河南开始系列活动。开展了豫港双方旅游合作交流活动,香港旅游署、旅游业协会、旅发局等旅游界三套马车主要领导齐聚河南,省旅游局与香港旅发局联合发出诚信游、品质游倡议在国内和香港地区引起极大反响。第四届同根同源豫台旅游高峰论坛首次走进台湾,河南旅游穿越台湾休闲农庄、旅游摄影展等活动受到业界好评。德国-河南旅游推广联盟成立,省市联动郑汴洛焦旅游推广联盟走进珠三角,省旅游局牵头组织赴长三角旅游推介均取得预期效果。

七是多个手段共治旅游市场。在全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旅行社承包挂靠、零负团费、虚假广告、降低接待服务标准、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规行为。对全省18个市进行全面检查,对省内部分旅游线路和4A级以上景区进行了暗访。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游客中各选聘100名作为旅游质量监督员,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督。全省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旅游行风明显好转。

八是多借智力共促人才强旅工程。首次召开旅游人才会议,成立了省旅游专家委员会,建立了旅游研发中心,打造了新的信息平台,组织首届全省旅游人才交流大会,有1600多人通过现场招聘签订了就业协议,13所院校和旅游企业建立了三方合作机制。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大招商、大项目、大品牌为重点,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在谋划项目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好资源调查和项目摸排,抓紧谋划储备一批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重点骨干项目,建立规模大、质量高的项目储备库,随时可以拿出一批项目对外招商、向上申报,确保项目不断档。特别是要结合全省10大旅游集聚区、8大旅游目的地、8大旅游集散地建设,策划推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在引进项目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各类节庆活动、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金融机构、各地商会等渠道,做好项目对接等前期准备工作,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要充分考察、全面衡量、把好企业实力、企业诚信等关口,防止一些实力不强、不负责任的企业借旅游投资之名行跑马圈地之实。牢牢把握投资额度、建设周期、建设标准等要害节点,切实把那些信誉好、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招进来。努力做到对接优势企业、引进优质资本,为我省旅游发展增添活力、积累后劲。三是要在争取项目上下功夫。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找准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交汇点、结合点,谋划好项目、制定好方案,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在项目资金、体制政策、试点等方面的支持。各市、县也要积极与文化、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旅游项目。特别是要抓住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连续两年列入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多争取一些乡村旅游服务设施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四是要在推进项目上下功夫。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稽查机制和重点项目考核机制,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和项目年度评价考核制度,继续采取现场观摩、检查督导等方式,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省旅游服务中心、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开发建设项目、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巩义浮戏山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园一期工程等5个列入今年全省重点建设项目。我们要督促各项目单位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加快进度,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全省124个超亿元的项目也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设。在积极创建5A级景区的同时,还要继续抓好旅游品牌建设。

(二)抓好亮点,有效整合现有营销资源,深度开拓旅游市场一是抓好重点旅游活动。重点抓好4项活动: 8月下旬在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期间,办好旅游推介和项目招商活动。9月份,组团参加亚太旅游协会旅游交易会和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以及9+10区域宣传活动、环渤海旅游市场宣传与项目推介活动。10月份,举办中原经济区和沿黄九省区旅游联盟区域合作交流活动。10月底组织省内旅游企业与旅行社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二是落实上半年各种签约活动的相关条款,特别是对境外游客门票优惠和旅行社奖励政策。对大的旅行商特别是对境外旅行商做好让利打折工作。重点做好对德国、韩国为河南送客前5名大社的奖励补贴工作;对新、马、泰为河南送客和投入广告多的前2名旅行商进行奖励;进一步落实对港澳台游客实施景区半价优惠的政策。三是整合营销资源,创新营销手段。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依托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以及河南旅游资讯网等专业网站,开办河南省外语资讯官方网,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广河南旅游。在北京、上海、郑州等地机场设立形象宣传牌。与中央电视台合作,重点宣传河南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提升我省旅游的影响力。上述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和手段,均可通过整合资源,实施省市联动、市市联盟、企业联手的捆绑模式,增强我省旅游宣传的整体效果。省旅游局将采取补贴和奖励的形式,帮助支持各市加大宣传。

(三)重视热点,规范旅游市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省旅游服务中心要加强组织、加快进度,确保明年上半年建成使用。各地也要做好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加快进度,已经开工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要尽快投入使用。A级景区特别5A级景区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形成省城+门户城市+重要节点+目的地的游客集散及服务网络。二是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云台山风景管理局、八里沟、岈山、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等5个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要对照评估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改进工作,做好迎接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的准备。三是继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对星级饭店、农家宾馆、绿色饭店、星级餐馆进行不定期、不间断的抽查暗访,对存在问题的严格按规定处理。利用承办环渤海(5+3)省区市旅游质监执法互动协作会议的契机,推动旅游质监的省际协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旅游质量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控,确保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攻克难点,就是以整合资源和培育大企业为重点,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抓好6个省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小浪底旅游管理和创新试点,同时继续创造条件建立省级旅游投资公司,以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五)强化保障点,就是以强素质、转作风、树形象为重点,切实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的问题。要以工作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二是加强旅游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旅游专家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旅游专家的参谋、智囊作用。与国家旅游局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做好省外旅游专家的筛选工作,进一步优化结构、壮大队伍。三是加强旅游人才特别是一线从业队伍建设。重视导游培训,强化旅游兴旅意识,发挥各级人才作用。充分利用国家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设在我省的机遇,依托全省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借助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培训我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各类培训班分类分层次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研究、规范导游员的薪酬和待遇问题,规范导游词和导游的行为,积极开展导游体制改革试点,并组织全省导游知识大赛,评选十佳导游,全面提升导游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