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正文
河南省旅游局2011年度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http://www.hnta.cn 2011-12-10 来源: 点击:

一、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快全省精品景区建设。全省共创建A级景区8家,其中5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6家。特别是继去年底成功创建45A级景区之后,尧山-中原大佛和青天河又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使得我省5A级景区达到9家,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年初策划了27个招商项目,总投资1900亿元,并在上海、南京等地集中推介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全年预计完成旅游投资231亿元,完成旅游招商356亿元。仅在全省产业转移招商活动中,全省旅游系统就签约旅游项目8个,签约金额达75亿元。其中,由北京世贸天阶投资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云台山世贸天阶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9.68亿元,首期工程—云台天阶度假酒店1018日奠基开工。总投资20亿元的中华太极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的演武厅、接待中心等主体工程即将开业。总投资50亿元的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近10亿元。省旅游局少林寺武术馆从香港引资1亿元共同打造《禅意少林》旅游演艺节目,目前已进入编排阶段,国际旅小姐总部迁驻郑州已完成注册登记。

(三)继续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的总体部署,我局在系统总结2010年“百村万户”富民工程的基础上,坚持“重持续、抓规范、塑品牌、惠民生”的原则,扎实推进年度工作。5月份,与省农业厅、省委农办、扶贫办、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召开了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工作会议,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全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6月份,策划组织了“穿越台湾-走进台湾休闲农业”河南旅游推广活动,带领省内部分特色旅游村负责人考察学习了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对“百村万户”工程的宣传推广力度,根据不同资源特色,推出了绿城郊野、生态山水、山乡养生、温泉花木等12条特色旅游线路,并在《河南日报》、《中国旅游报》上进行了专题宣传。联合多方力量,制定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与管理规范》,并于11月初召开专门会议,对规范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系统宣贯。依托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全省乡村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培训,全年共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人次,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11月底,联合省农业厅在南阳再次召开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对“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的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和查漏补缺,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整体谋划和部署。今年省旅游局安排1500万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特色旅游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乡村旅游在建项目85个,新开工项目34个。全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特色旅游村188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672家、农家乐10985家,共有31.5万农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新增就业人数达4万人。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270万人次,创收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6%。

二、日常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一是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搭建高层旅游会商平台。通过与国家旅游局沟通对接和积极争取,我省旅游“一区两带四板块”的规划布局进入国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大盘子。其中,我省占主体地位的大黄河之旅和丝绸之路旅游带起点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线路,成为国家向全世界重点推出的精品品牌和线路。同时,国家旅游局还两次发函,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省予以更大支持。二是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合作,搭建旅游融合发展平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省政府下发了涉及48个省直部门的责任分工,批准了2011年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和2011年旅游业对外开放工作方案,调整了省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指导委员会成员。省旅游局与省发改委联合成立了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与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农信社等部门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品牌,金融贷款授信额度增加300亿元。会同省金融办、银监局组织银企深度合作对接会,签约了28个项目 66.17亿元。旅游与文化、农业、金融等融合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是加强与重点旅游市合作,搭建旅游品牌共铸平台。省旅游局先后与洛阳、焦作、许昌分别签订了局市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局、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责任和重点工作,形成了局、市共同打造旅游品牌的合力。下发了支持南阳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与三门峡市联合承办了中国黄河国际旅游节,成立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我省旅游业又打造了一个国际化节庆品牌。四是加强与重点客源地合作,搭建旅游对外开放平台。省旅游局先后与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三重县、马来西亚槟州旅游部门及部分旅游企业,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新疆等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欧洲河南旅游推广联盟。召开河南-东盟旅游合作洽谈会,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促使省外、境外高端游客大大增加,全省旅游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95A级景区省外游客比例达58%。五是加强与旅游院校合作,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分别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签署了局校合作协议,组织13家旅游企业与13所旅游院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及就业合作三方协议。举办了首届河南旅游人才交流会,124家旅游企业、省内22所旅游院校和3500名旅游专业学生参加,通过现场和网络招聘,共有2256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成立了河南省旅游专家委员会,为11名旅游专家颁发了聘书。通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我省大旅游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大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一是加强境外宣传推介。成功举办“2011中华文化游·河南启动仪式”。先后组团赴德国、希腊、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期里兰卡组织旅游推介和交流活动。策划开展“认知中国从河南开始-驻华外国人看河南”活动,500多名外国留学生到我省旅游。积极落实2010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签约旅游投资项目,促成了日本株式会社美志亚郑州办事处的成立。在澳大利亚六合门功夫学校举行了“少林寺武术馆澳大利亚办事处”挂牌仪式。我省旅游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进世界”通过旅游逐步变为现实。二是大力开拓省外高端市场。组织豫港旅游双向合作交流活动,启动实施了“百名香港旅游业界精英看河南”、“千名香港商界精英访河南”、“万名港人游河南”的“百千万”计划。组织穿越台湾农庄活动,召开第四届豫台旅游高峰论坛。指导成立郑汴洛焦旅游推广联盟并采取省市联合的方式赴珠三角进行促销。组织全省18个市和部分旅游企业赴长三角、京津地区进行旅游推介,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旅游企业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组团参加了香港、台北旅展和西安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获得多项奖项。配合全省招商大活动,开展了河南-东盟合作交流旅游推介活动、承接产业转移旅游合作交流专项活动等,大大拉动了高端客源市场,增加了旅游综合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三是推出惠民措施,激活省内市场。发行“文化河南”旅游年票、旅游彩票、旅游明信片、老子文化旅游卡等各种旅游票卡共60余万套。为庆祝首个中国旅游日,全省旅游系统共组织52项庆祝活动,62A级景区当日免门票, 81家景区实行打折优惠措施,290家旅行社推出特价优惠线路。协调13家红色旅游景区全年门票全免,2家红色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半价优惠。旅游富民惠民效果良好,旅游业作为民生产业的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规范市场秩序在全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旅行社承包挂靠、零负团费、虚假广告、降低接待服务标准、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规行为。对省内部分旅游线路和784A级以上景区进行了一次全面暗访。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游客中各选聘100名作为旅游质量监督员,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督,旅游业的规范化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组织业内专家和相关单位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与管理规范》与《河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标准》进行了充分论证、试点打分和修改完善,我省旅游业标准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三是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加强123019600198400电话热线服务工作,总话务量近2万个,架起了行政管理部门与游客沟通的桥梁。与河南有线网络集团签署《河南数字旅游栏目》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承办了全国旅游人事教育工作座谈会,举办了赴台旅游领队培训班、景区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饭店星级标准宣贯培训班、旅行社计调人员专题培训班以及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大赛选拔赛,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经济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预计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8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2%,超过年度责任目标。

2、安全目标。全年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3、行风建设目标。旅游投诉率在0.5以内。

四、共性目标

全年无任何违法违纪案件发生。能够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依法行政工作责任目标任务和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确保无重大信访案件发生。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