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游走神州 >> 正文
川西:记忆中的风景 云朵上的萝卜寨
http://www.hnta.cn 2009-5-22 来源:21CN 点击:
  想像中的羌笛,应该沧桑古老、音色苍凉,苏武牧羊时或许就吹着它。但我看到的羌笛和我想的完全不同,它是方形的一对,筷子头一般粗细,上开六对小孔,用岷江河谷的油竹制作,一端垂着两带绿色的璎珞??平淡无奇的外形,令我隐隐失望。但令我惊喜的是它的声音,它的魅力在吹奏之时展现,那乐音悠远苍凉、如泣如诉,有些苏格兰风笛的感觉。谁也不知道王之涣当年听到的羌笛是何种声音,但我相信它一定是这个味道。它让我想起《勇敢的心》中苏格兰人征战、迁徙的宏大叙事,而羌族正好有类似的历史。 

  东方古堡桃坪

  为了躲避战乱并防御,一般的羌寨都建筑在高山。而桃坪是罕见的河谷羌寨,不知是不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桃坪的祖先靠种树林来施障眼法,构筑起迷宫般的金汤城堡,建立起高大的不朽战碉。

  桃坪没有城墙和城门,进寨的入口是狭窄的,长长的巷道牵引着你,幽深、曲折、时明时暗……几个弯转下来,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而桃坪人闭着眼睛也能摸回自己的家。从外观看,片石垒砌的古堡已经斑驳、风化、变色,仿佛废墟,似乎要隐退进它背后的大山里去了。但顺着巷道左右的一个个石阶走进一户户人家,火塘里不熄的万年火、火塘上悬挂的腊肉、露台堆放的南瓜和悬挂的玉米、竹篓里绽放的菊花??你正置身一个个温暖的家庭。这情景令人恍惚,桃坪是古老的,也是活力的。从8个入口进入,都可以到达寨子中央的碉楼,这是古寨的心脏,巷道由此呈放射状发散。两座古碉比肩屹立,高处一座高9层25.4米,与高12米的5层民宅连成一体;低处一座略矮,上方建有悬空的木质转角廊,非常特别。据考证,两碉均建于8世纪,意义之一是代表桃坪生息着来自两个地方的不同羌族支系。“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汶川布瓦寨的黄泥土碉和萝卜寨的黄土村落,萝卜寨死伤上百人,而桃坪羌寨无一人伤亡,寨子基本完好,古民居出现了裂缝但没有一幢整体坍塌,两座古碉仅楼尖部分垮塌,主体依然完好。在它的1000多年的碉龄中,两座古碉历经风雨,屹立不倒,让人欣慰、称奇,不得不赞叹古羌人高超的建筑工艺。据说古羌人建筑时不画图、不吊线,全凭感觉。坚固的奥妙在于:碉墙各边略向内弧形弯曲,扩大受力面;砌建墙体时重心略向内倾斜,形成向心力;室内以互相咬合的木柱、木梁与石壁穿插连接,互为牵扯,有效减震……漫步桃坪,脚下石板道下的潺潺水声是天然的背景音乐,给古老的桃坪平添动感。这水发源于北部5000多米高的雪山,桃坪人在村寨西边的上游建渠引水,水渠上落差较大的地方建有两座小磨房,水流进寨后被科学地分流引入每家每户门前,揭开活动的石板就能取水,用过的脏水倒往他处,主水道保持洁净;水道出寨子后流向东面的田地,灌溉庄稼。这水网运用之巧妙,和皖南宏村的牛形水利系统惊人相似,来自生活的智慧令人叹服。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