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暗的日子使汶川成为悲情之地,它受伤后的模样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令天下人动容。
相比之下,人们对地震前的汶川是陌生的。作为一个生活在四川的摄影师,汶川那幽深的沟谷、苍莽的森林、巍峨的雪山、灵性的大熊猫、古朴的黄泥羌寨和碉楼、生活在云上的羌族儿女……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古时,四川“汶”、“岷”通用,岷江亦读做汶江,汶川即意为岷江,因纵贯县域南北的岷江而得名。从地图上看,汶川的生灵如鸟群般栖息在一棵河流的参天大树上,大树的主干是80多公里长的岷江,次干是鱼子溪—皮条河,再加上寿溪河、草坡河、杂谷脑河等枝杈,这棵河流的大树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大山褶皱里曲绕回环、苍凉遒劲。
岷江河谷东岸是龙门山,以西是连绵的邛崃山。邛崃山脉是汶川山地的主体,在汶川与芦山、宝兴、小金、理县的边界上绵延着一系列海拔500米以上的雪山,大雪塘、巴郎山、四姑娘山、小雪隆包等都是它的一部分,高大的山体由西、北边界向东、南腹地延伸,东南部与都江堰临近的漩口镇岷江出境处海拔仅780米,相当于树根,而西去直线距离约60公里处、与小金县之间的界山四姑娘山海拔竟达到6250米,相当于树梢。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之间,景观、物种、动物、气候无不丰富多彩。7月,大树脚下已经是炎热夏日,而树梢上依然白雪皑皑。
从都江堰进入汶川,漩口是第一站,涓涓寿溪河在这里注入岷江急流,急流堵住溪流形成回漩,漩口因而得名。漩口曾经有老街,在两河交汇处的鱼嘴形半岛上矗立着纤巧的回澜古塔,但随着紫坪铺水库蓄水,它们已长眠于水下。
从漩口伴着紫坪铺的水面往北就是映秀,两镇之间相距不过20公里,但却是“5·12”大地震救援中长时间得不到疏通的瓶颈路段,以至于救援队伍只能徒步10小时,或千里迢迢绕道雅安、宝兴、小金,经卧龙到达映秀。映秀是“5·12”大地震的震中,也是汶川除县城外最重要的节点,317和213国道与303省道在此交汇,两条大道就是大树的两条躯干,栖息着汶川的绝大部分生灵。
即使夏天,作为主干的岷江河谷看上去也并不丰腴,梯级电站的开发、都汶高速公路的修建、矿产的开采??处处是工地,山体被揭去一层层皮肤,支离破碎,伤痕累累。惟河谷的村庄、苹果林、菜地还保留了它原本的美感。
汶川的自然美景更多地隐藏在另一条河谷鱼子溪及其上游的皮条河两岸。从映秀溯鱼子溪而上,过耿达之后,油绿婆娑的白夹竹提醒你进入大熊猫的地盘了。一种美好的柔软的情怀油然而生,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在皮条河两岸的正河、英雄沟、银厂沟、邓生等沟谷中,谷幽水清,浓密的冷箭竹、白夹竹、方竹、拐棍竹与杜鹃、珙桐、高大的冷杉相伴生,完美的生态环境正是大熊猫与金丝猴、扭角羚、盘羊、青羊、苏门羚、水鹿、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绿尾虹雉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美好家园。
2006年7月,包括卧龙在内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 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2009-5-22 16:53:34
- 杭州:回眸一笑幸福就在湖尽头 2009-5-22 16:53:34
- 折多山:漫天雪花静悄悄的飘 2009-5-22 16:53:34
- 雨崩:山花烂漫的人间天堂 2009-5-21 10:51:30
- 5月28日全国端午节旅游指南 2009-5-20 11:13:11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