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神秘的高山之国 最后的香格里拉
http://www.hnta.cn 2009-10-27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国民幸福总值”是旺楚克国王早在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政府施政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30多年来,不丹发生了巨变,从一个连红绿灯都没有的国家变成了一个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齐备,工业也初具规模的国家。不丹还利用水利资源修建大型水电站,电力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向邻国输出。以前靠援助解决温饱的不丹农民,现在开着拖拉机把余粮卖给邻国。如今,人均GDP在南亚属较高之列。
2006年,一项有关“全球快乐排行”的调查显示:不丹人民的幸福指数名列第八位,高居亚洲第一位。在新的国家宪法体系下,评价政府措施和官员政绩,不是看其GDP增长多少,而是看是否一切以人民的幸福与快乐为重。
丰富的精神生活
不丹政府把最多的政府预算投入教育,从幼儿园到十年级是义务教育,97%的小学生全额免费入学。全民也享有免费医疗,九成以上人口都可得到基础的医疗设施服务。
强调平等与平衡,让不丹人对自己国家充满自信,而不是像其他贫穷国家,国民自卑地视自己的文化为落后象征。这里没有精品LV,没有劳斯莱斯,没有炫耀财富现象,国王皇宫普通得甚至比许多民宅还小!
正因为社会和谐,不丹人民才充满自信和希望,99%的留学生学成后,都会选择回祖国。不丹人自豪地说:真正有品质的生活,不是生活在有高物质享受的地方,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层面与文化。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不丹对外窗口的工作人员一律是民族服装,无论是机场地勤、空姐,还是酒店服务生、导游或司机,男人上班时间必须着“帼”,女子一定要穿“祺拉”。
在首都廷布和第二大城市帕罗的街头,许多在街上休闲、玩耍的青年人,基本已呈现“全球化”色彩。而一旦这些“全球化”装束的不丹青年进入眼帘,外国游客立刻就从“最后的香格里拉”的沉醉中醒悟过来。
手机的普及也必然冲击着封闭的内陆国文化,很多人手里都有一款样式轻巧的手机,包括深山寺院里的年轻喇嘛。外界的喧嚣,随着互联网穿越崇山峻岭在这个高山之国站稳脚跟,酒店服务生等外国游客拍照完,立刻写下自己的电子信箱,用流利的英语说:“请发到我这个邮箱里。谢谢!”
【作者简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独自行走,很快游遍了全中国。2003年开始走向世界,先后游历了除南美洲之外的各大洲的近61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发表带有鲜明“伊夫特色”的“独走江湖”类文章。
作者:伊夫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济州岛:享受美食 感悟爱情 2010-5-31 15:07:45
- 澳州蓝山:前世今生 原始美丽 2010-5-14 9:41:34
- 背包行走印度 2010-5-14 9:04:48
- 巴厘岛奇风异俗:结婚靠"抢" 2010-4-30 9:23:35
- 埃及的“沙依尔” 2010-4-27 10:24:3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