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三次登上郑州二七塔
http://www.hnta.cn 2009-12-4 来源:大河报 点击:
    1979年暑假,我家从焦作搬到了郑州。搬家之前,我曾在位于郑州经八路的爷爷奶奶家住,上了一年的小学。爷爷奶奶带着我登上过二七纪念塔,那时太小,对二七纪念塔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爬上去后觉得很高、人很多的阶段,但二七纪念塔的名字却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上了初中,学习了《中国历史》,知道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知道了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所写下的光辉一页,我由此对二七纪念塔产生了一种神圣的向往之情。后来趁着学校放假,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从西郊步行到了二七广场,再次登上了二七塔。在二七路的东面买票,记得入场券是一两毛钱,再过马路到西侧,从现在华联商厦附近的入口处进入地下,转了几个弯后,开始沿梯级登塔。记得有好几层陈列的都是与二七大罢工有关的历史图片展览、文字资料和实物展示,这时的我开始留心关于二七塔的介绍。站在塔的最高层四处眺望,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掩映下,整个郑州市一览无余收入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受。
  后来曾无数次从二七塔下经过,无论骑车还是坐车,总会抬头再望一眼这心中的神圣之处。在郑州逐渐成为繁华商都的嬗变过程中,我曾在位于西郊的办公楼顶层远望到的二七塔,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天天地比了下去,后来在办公楼顶层再也看不到它巍峨的身躯。
  第三次登上二七纪念塔时,我已是有儿子的人了。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去热闹繁华、人头攒动的二七广场一带游玩,儿子抬头看着塔上绰约的人影,跃跃欲试着也要上去,我就买了票,带着他从塔下的大门进入其中。因为历史的从小普及和学习,儿子的知识和感受比我当年要强得多,看到熟悉的图片或实物,他还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给我“批讲”一通。我在惊喜和自豪之余不由感叹: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繁忙中行进着,而二七纪念塔所代表、所包含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不懈追求的勇气,依旧是我们心中一份永远美好的难舍情怀!
作者:魏欣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