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1945年坐火车来郑州
http://www.hnta.cn 2009-12-18 来源:大河报 点击:

    1945年冬天,10岁的我随父母和两个妹妹从新乡南边的小冀火车站(现为七里营站)坐火车来郑州探亲。
  当时坐的火车不像现在的客运列车,那是一辆上面没有棚盖、下面没有坐凳、侧面没有门的货车,上车时只能用手扒着铁扶手爬到车厢里。车上没有厕所,人挨人坐着,天气又冷,冻得大家直发抖。
  那时抗战刚结束不久,新乡到郑州的铁路是经抢修恢复通车的,上下行又是单行线;我们坐的这趟车逢站就停,还要会车、让车,出发不久就停在一个小站的侧线上,等对面的车开过后,才又慢慢向前开行。到了下一站又停在这个站的侧线上,等后面开来的车过去后才又开车。车走起来叮叮当当,晃晃悠悠,速度实在太慢。我们上车时太阳还没有出来,而天完全黑下来时车才行驶到黄河北岸的老田庵站。车停下来了,冻饿一天的人们有的掏出带来的干馍啃着,有的下车买饭吃。我父亲买来了芝麻烧饼和葱花鸡蛋面,吃起来香喷喷的。
  再往前走要过黄河铁路桥了,听老年人说,抗日战争时,黄河铁路桥被破坏了,怕大火车头把刚修好的桥压塌,因此在老田庵站要用小火车头换掉原来的大火车头。因等待的时间太久,我和8岁的大妹妹、6岁的二妹妹早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正在熟睡时忽然咕咕咚咚的声响把我惊醒,原来火车正在黄河铁路桥上慢腾腾地行进。这时我听到有人议论说,现在是冬天,黄河里的水结成很厚的冰,可以推着车走过河。我惊讶地想,黄河里的冰有那么厚吗?正在胡思乱想,一股呛人的气味把人们呛得喘不过气来。原来火车过了黄河铁路桥,又钻进了邙山隧洞,靠烧煤牵引的火车头喷出的滚滚浓烟扑到了人们的脸上。后来到了郑州,借着灯光,看见人们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黑烟灰。
  列车到了黄河南岸,小火车头又被换成大火车头。车继续向前开,远远看见一片灯光,人们都惊喜地说,郑州快到了!到站后,大家纷纷爬下“货运列车”出站。借着灯光,我看到对面街道边的墙上高高竖着一个牌子,上写三个大字“大同路”。我心想这儿就是郑州了,我终于踏上了郑州的土地!要知道,这时已是深夜,我从老家小冀站到郑州60多公里的路程,火车跑了18个小时。这次乘车给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那个年代乘的火车如同坐牛车的深刻记忆。

作者:王长业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