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荥阳大会:开创明末农民起义新时期
http://www.hnta.cn 2008-9-16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
    

    荥阳大会指的是在今郑州市荥阳境内的一次起义军大聚会,聚会的时间是在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的冬天。当时,各地农民起义军云集在荥阳,共商推翻明朝统治的大计,历史上称其为“荥阳大会”。在这次聚会上,李自成锋芒初露,脱颖而出,他提出的作战建议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此确立了农民起义军长时期内的正确的战略方针。也就是从这次荥阳大会开始,明末的农民起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劣绅横行,各地农民被迫纷纷揭竿而起。从公元1627年,陕西饥民王二首先率领穷苦的农民起义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为止,期间的农民起义战争长达27年。为了消灭当时的农民反抗,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冬天,朝廷任命大将洪承畴为兵部尚书,节制全国兵马。洪承畴颇有才干,气势逼人。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农民起义军该怎样有力地打败明朝军队,取得最后的胜利,成了各路起义军关注的大问题。为了商议打败明军的大计,全国的农民起义军在荥阳聚会,商议良策。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当时,著名的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左金王等人都来到荥阳聚会。在这次大会上,高迎祥部将的李自成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就是把农民起义军分成东、西、南、北四路,出击和敌人作战,把起义军的主力放在敌人兵力薄弱的东面。李自成的远见卓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同意,一致决定就以此战略方针指导作战。随后,高迎祥和张献忠率领起义军的主力东进抗敌,一路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并且一举攻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军威大振。荥阳大会使得李自成显示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初露头角,并且指明了农民起义军今后的战略方向,为最终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尤其是在农民起义的光辉历史中,荥阳大会很值得关注。
作者:王吴军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