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开封曾有袁家楼
http://www.hnta.cn 2008-9-9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开封大南门外,护城河南岸,东拐街今开封市第四中学校园内,原有一座意大利式两层楼房,人称袁家楼。楼房周围是很大一座院子,还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建有一些附属建筑,人们又称它为袁家花园。
    袁家楼的主人,开封人称呼他袁四少。不了解实情的人说这个袁四少是袁世凯的四公子,其实这是一个误会。这个袁四少的父亲袁乃宽是河南信阳人,在袁世凯手下做事。他极善逢迎拍马,与袁世凯认了同宗,和袁世凯的几位公子称兄道弟,极得袁世凯的信任。他还积极参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是“筹安会”的积极分子,担任袁世凯的拱卫军军需总长。袁世凯死后,袁乃宽还担任过北洋军阀政府的农商部总长。开封袁家楼的主人袁四少,名字叫做袁毓英,按同宗他应是袁世凯的孙辈。
    袁毓英于20世纪初来到开封,在生产后街路北(今鼓楼街“兴和百货”楼后)购地,营建歇山式起脊小青瓦两层楼房一座。该楼两侧山墙上部均镶有雕花砖饰,圆形气窗,前廊后厦,木柱挑檐,木质楼梯位于厦廊之内,室内铺木地板,在当时是一座称得上非常讲究的建筑。但袁毓英并不满足,1912年,他在南关另外建起袁家楼后,人们就把生产后街这栋小楼称为小袁家楼(今仍存在)。1930年袁毓英离汴,大袁家楼为秦宝珩所购得。
    秦宝珩,1929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回开封后创办私立开封中国中学,校址在城内今商场后街存德里处。1930年,他购得袁家楼后,即迁校于袁家楼。开封中国中学初时以王正廷(北京中国大学前校长、南京政府外交部长)为校董事会董事长,余同甲为副董事长兼校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北京中国大学,是当时开封较有名气的私立中学之一。
    抗战开始以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采取不抵抗主义,济南失守,他率领部队撤退到开封,韩即住在这袁家楼里。1938年1月10日,蒋介石在开封绥靖公署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他示意开封驻地高级军事长官亲至袁家楼邀韩一同参加会议。会上蒋介石以韩不战自退、丧土辱国罪将其逮捕,旋即押解湖北武汉接受军事审判,处以死刑。
    1938年6月开封沦陷前,中国中学西迁鲁山县,再迁南阳。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中学迁回开封,仍在袁家楼复课。1948年开封解放,秦宝珩南逃,中国中学解体。
    1950年初秋,原在开封红洋楼的真光、施育中学迁至袁家楼。当时的袁家楼,由于开封第一次解放时受到战火袭击,弹痕累累,伤损严重,另外还有30余间平房也破损严重,同时校园荒芜,一片狼藉,学校只好新建一座有12个教室的两层楼房和近百间平房开课,袁家楼改作学校图书馆。
    真光、施育中学1951年更名为开封私立爱国中学,1952年夏改为公立开封中学,1956年改名为开封市第四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上世纪70年代,为适应教学的发展,开封市第四中学在袁家花园内盖起了新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体育馆、运动场等,袁家楼及其附属建筑被全部拆除。
    袁家楼、袁家花园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开封近代历史遗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并未泯灭,当人们路过那里时,往往会说这里曾是袁家楼,曾是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袁家花园,还会谈及曾经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作者:吴凯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