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燕庄记忆:“那边站的真是毛主席”
http://www.hnta.cn 2008-10-8 来源:东方今报 点击:
  

“那边站的真是毛主席”
【见证人】 王桂荣 71岁
    “1960年,我只有26岁,在大队负责妇女工作。那时的燕庄属于祭城管理区,位于郑州东郊。那年5月11日之前,上面就有消息下来,说是有个大干部要来视察农业情况。当时这里(指现在的燕庄)都是田,同比于其他村,燕庄的农业发展还是不错的。”71岁的燕庄居民王桂荣说,“那天一大早,我们村干部就被组织起来,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不要四处走动。随后,开始有警戒人员进到了村里,因为是大干部嘛,肯定是要做好保卫工作的。
    快到下午的时候,几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田边,从车上下来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村支书吴玉山被叫了过去,我和其他几名村干部站在离车队几十米的地方。
    和吴玉山握手的那个人高高的,穿了件灰色的衣服,我看得不太仔细,就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说是毛主席。我又看了看,哎呀,可不是主席吗?我竟然亲眼见到毛主席了。”
    在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考察了燕庄的农业发展情况,半个小时后离开。王桂荣的丈夫张金河当时在齐礼阎区任第二书记,他从第二天的报纸中得知毛主席视察了燕庄,40多年后,他还为没有见到毛主席而惋惜不已:“要是知道主席会去燕庄,我就提前回家了。”
    站在燕庄麦穗初吐的田地里,主席曾与村支书吴玉山(上图右一)有过一番简短的谈话。当时除毛主席的陪同人员外,其他人都被挡在外面,站在远处的王桂荣等人只能通过吴玉山的表情、手势和之后吴本人的讲述以及新闻报道,来还原当时的谈话内容。
    “主席问他:‘你这一亩麦子能产多少斤?’吴玉山当时按照省里的意思往高了说。主席不相信,摆摆手:‘也就三四百斤吧。’
    主席又问他:‘麦子收了种什么啊?’吴玉山用两个指头一比,笑着对主席说:‘种这么长的玉米。’主席说:‘还是一麦一稻好。’”
    主席“一麦一稻”的指示,彻底改变了之后的燕庄,收完麦子种水稻的模式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最后一块田地的消失。

作者:张林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