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中国旅游报》推动管理全方位创新打造企业高获利机制
http://www.hnta.cn 2012-7-23 8:33:5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中央企业“十二五”期间要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的改革发展要求,做强做优,实现自我超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对过去曾经赖以成功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打造出企业的高获利机制。

管理创新是化创意为价值的过程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联系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是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用新方法把新思想变成结果。企业要什么样的结果呢?企业要的是创造价值,要的是利润。所以笔者认为,管理创新就是将创造性的思想转变为有价值的结果,化创见为生意,化创意为价值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必须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高获利体质。

管理创新是基于理念、组织、制度和方法的全面创新

    首先,管理创新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管理的方式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土壤和氛围,必须率先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无禁区,才可以使创意无止境。只有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思想僵化、不堵塞言路,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启动思想,主动思考,贡献创意。其次,管理创新是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发挥组织作用,管理创新的精髓就是要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组织资源整合体系,而且能够及时调整与改善组织结构,使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更明确合理。这种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是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的新的组织形式。再次,管理创新是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创新要有制度作为抓手,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使管理创新从理念变为全员参与的行动。比如,通过引入六西格玛精细化管理和ISO标准化管理,将管理创新落实到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环节中去,减少执行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提高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领先能力和塑造成本领先优势,体现精益化管理的经济效益。最后,管理创新是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创新要注重方式方法,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管理、身边小事、习惯做法中求创新,有效地激发员工和组织的创造力,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比如围绕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创新活动;以小见大,重视小点子、妙主意,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悬赏奖励等活动,积极探索实践管理创新的新途径、新方法,培育管理创新先进典型,总结提炼工作经验,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管理之上

    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总是陷入弥补初级的管理漏洞中不可自拔,只有做好基础管理,才能激发进一步的管理创新。企业要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起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在内的系统完整、实用有效的标准化体系,逐步确立以标准为主体进行管理和工作活动的模式。二是要实现全面对标管理,全要素、全过程对照行业标杆、业务标杆、管理标杆、工作标杆,分层面找出差距、制定措施、付诸行动、迎头赶上。最终达到树立标杆,赶超标杆,自己做标杆的结果。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基础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对流程管理工具和相关应用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和集成,实现标准、流程和系统的有机融合,确保管理规范落实和标准体系有效运行。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就是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坚持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增长并举,近期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就是管理创新的明确方向。在市场竞争的洪涛大浪中,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加快建立和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成就高获利的果实,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王帅廷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