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韶萍课堂 >> 正文
宋朝首都人民怎么过清明节
http://www.hnta.cn 2009-3-30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

清明 二十四节气 宋朝 京都汴梁 开封 东京梦华录 习俗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宋朝京都汴梁(开封)的清明节习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中有详细记载,书中说:“清明节,寻常京城以冬至一百零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节,则清明日矣。”寒食禁火,厨房断火三日,谓之寒食节。其来历似与纪念晋国介子推有关。
  寒食三天,京都汴梁市民皆出城上坟,以大寒食日为最盛,但新坟皆在清明节拜扫,以后,祭祖扫墓者连续一月之久。按照传统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条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宋朝明文规定,只有在清明节,才将集禧观、太乙宫开放三天,将里边的宫殿池沼、园林花卉等收拾齐备供游人欣赏。《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时节东京人争相出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这里“门外土仪”及轿子的装饰,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如实反映。
作者:李树友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