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美景何人所建
http://www.hnta.cn 2009-3-12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次
石淙河,又名平洛涧。自古就以其山奇水秀著称于世,被武则天看中并多次光临后更是名扬华夏。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年~888年)进士郑谷游嵩山时赋诗咏中岳风景,其中一句是“石淙水边堪会饮”,于是“石淙会饮”成为嵩山八景之一。
武则天十分喜爱石淙河,命武三思在这里修建了三阳宫,据史载,三阳宫的御苑东西长二十里,“池亭奇巧,削峦起观,璇宫瑶台,极为壮观”。公元701年,武则天率领太子显、相王旦、梁王武三思等贵族显宦来石淙河游览,于车厢潭中的乐台之上大宴群臣,鼓乐丁冬,舞女舒袖,一片升平气象。武则天诗兴大发,与群臣各咏纪胜诗一首,刻于涧壁,留存至今。诗文自然是应景之作,但奉宸大夫汾阴县开国男薛曜一手好字,骨锋瘦劲,刚健俊逸,则是墨林珍品。细读“摩崖碑”,其中天、地、君、臣、日、月、圣、星、国、初等字都是武则天自造的字,这也是则天其人的一大特色。
嵩山八景之一石淙会饮 资料图片
石淙河之水,源于嵩山东麓九龙潭。千回百转,到这里忽逢怒石峭壁,汇积成潭,水色墨绿,深不可测。周围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石淙河两岸怪石嶙峋,形象各异。历代文人多有形象描述,如“老翁颔首”、“童子击掌”、“苍鹰展翅”、“卧牛反刍”等,十分生动。但描述最确切的当属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公元1623年他在游石淙河时写道:“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与颍。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至此忽逢怒石。石立崇岗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合,绮变万端。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低者屿,高者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揆崖之隔以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千丈,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耳目也。”武则天十分喜爱石淙河,命武三思在这里修建了三阳宫,据史载,三阳宫的御苑东西长二十里,“池亭奇巧,削峦起观,璇宫瑶台,极为壮观”。公元701年,武则天率领太子显、相王旦、梁王武三思等贵族显宦来石淙河游览,于车厢潭中的乐台之上大宴群臣,鼓乐丁冬,舞女舒袖,一片升平气象。武则天诗兴大发,与群臣各咏纪胜诗一首,刻于涧壁,留存至今。诗文自然是应景之作,但奉宸大夫汾阴县开国男薛曜一手好字,骨锋瘦劲,刚健俊逸,则是墨林珍品。细读“摩崖碑”,其中天、地、君、臣、日、月、圣、星、国、初等字都是武则天自造的字,这也是则天其人的一大特色。
作者:程胜利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古代清明节既是悲日又是乐日 2009-4-3 11:41:38
- “只看不泡”的巴斯罗马温泉 2009-3-30 10:42:22
- 宋朝首都人民怎么过清明节 2009-3-30 10:16:03
- 郑州先民之“家”-织机洞的传说 2009-3-25 9:36:41
- 清明节的起源和风俗 2009-3-18 10:16:0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