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和风俗
http://www.hnta.cn 2009-3-18 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次
清明节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后,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规模、方式不尽相同。民间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薪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此习俗也流行于白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在越南、韩国等地,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作者: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史上最早的“丧家之狗”-孔子 2009-5-4 9:05:59
- 嵩山名峰是“石英” 2009-4-22 8:38:24
- 你知道长城到底有多长? 2009-4-20 13:59:53
- 世界各地的复活节风俗与吉祥物 2009-4-13 16:46:43
- 北宋大文人写名篇无数为何不提开封铁塔 2009-4-8 11:28:0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