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 淮阳南湖弦歌台
http://www.hnta.cn 2010-3-5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
学子求功名
孔子在这里得到的尊敬要远远多于其他地方。
我在祭拜期间,来了好几拨儿人,多是附近的农家人,也有远道而来的。一个来自开封的男子颇为虔诚,先是到祠堂跪拜,然后又出去买了香和纸,点香之后烧纸,又复进祭拜。我不由得好奇,上前问缘由,他是从开封来,为女儿大学分配的事请求孔子帮忙。
“女儿考大学前,我就来过,求孔圣人保佑,果然灵;现在女儿该到分配工作了,我再来拜,希望孔圣人再显灵。”男子说完再拜。
这里的工作人员说,每年到高考和考研前夕,来这里拜孔子的人特别多。淮阳周边县的人来,远自郑州、洛阳、开封等市的人也不辞辛苦,来这里祭拜。
在孔子像下面的供桌上,堆积了好多锦旗。试摘录几个:
“赠弦歌台孔子庙:助学成长 某(隐去真名,以下相同。记者注。)大学学生 2009年9月”
“赠圣人爷:儿子考上了大学 感恩圣人爷显灵 某庄某村某人”
“给至圣先师孔圣人:有求必应 某县某镇某 人2009年9月”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孔子俨然是一位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急人所急、有求必应。
孔子为什么在这里受到学子如此重视?可能与这里出了4名孔子弟子有关。孔子在这里讲学收了不少当地弟子,其中有4名很有成就,4名弟子在孔子祠堂的配室里供奉,其门前香炉堆满了香纸灰。
这里教育的氛围比我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要浓一些,在最里面的一栋房子里,配有讲台一张,几十张红漆长凳,应该是作讲学之用。
我一直在想,孔子在这里祭拜者甚众,是孔子在这里的行迹与别的地方大不同,还是另有其因?
或许太昊陵的存在,给这里带来很多香客。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淮阳县城北1.5公里,与弦歌台相距不远。
这座始建于春秋的陵庙已历时3000余年,远远早于弦歌台,气势也大有不同。
据统计,历史上仅皇帝来祭拜就有51次。民间祭祀活动更是绵延数千年历久不衰,初春时节,周边农民云集进香,日均20万人,历时一个月;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太昊陵祭祀活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2007年曾去过太昊陵,其气场非同寻常,那天春祭时,参加祭拜的人数超过700万。人数之多,一时无法全进入陵内,众香客在广场外祭拜。平常日子,也能见到香客前来祭拜。
弦歌台离“人文始祖”庙太昊陵很近,香客拜了伏羲求福求财,再就近拜孔子求取功名,顺理成章。
加之弦歌台临湖而居,游人领略自然风光的时候,少不了吟风弄月文雅一番,拜拜孔子,莫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我想起房地产商说过的经典之语:成功经营地产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孔子选择了陈州,选择了南湖,这一特殊的地段成就了其文化秀场的持久生命力。
弦歌台在2009年又加以整修,在大门外竖立一个孔子雕像,两侧建有亭,像前有石牌坊,牌坊前是半方水塘,锦鲤翻跳。从远处看,弦歌台气势磅礴,与南湖辽阔水域浑然一体。
作者:杨万东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玩转郑州红酒馆 2010-3-15 14:05:03
-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今日复演 2010-3-12 8:34:53
- 洛阳老街的味道 2010-3-10 9:30:32
- 嵩山历史建筑群定为今年我国唯一申遗项目 2010-3-10 8:42:54
- 孔子名在千米外 故地空留文雅台 2010-3-4 9:56:09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