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兖州——帝丘(濮阳)——匡——蒲(长垣)——帝丘(濮阳)——陶丘(定陶)——宋(商丘)——郑(新郑)——陈(淮阳)——蔡(上蔡)——负函(信阳)
文雅台如今已经被废弃在一院子里,无人光顾。
纵看孔子的游历,与西游记唐三藏西天取经类似:唐三藏一路经历多次劫难,皆逢凶化吉,终于取得真经,最后揭秘劫难的动因是,劫难其实是修行的机缘。
孔子在中原的第二次劫难,是在宋国,他和弟子在宋国的东门外一棵大檀树下习礼作乐,宋国的大司马听说后,唯恐孔子见了宋景公之后,对他不利,所以就派人把那棵檀树砍掉,并扬言要杀孔子,孔子听说后就匆匆忙忙地逃走了。西汉时期,梁孝王修梁园,在孔子习礼的这个遗址之上,盖了一些房子建了一个小的园林,把当时投奔他的一些文人,像司马相如、枚乘等之辈大家经常召集在一起,在这里饮酒作赋,燕集唱和,时有文雅之风,后人称之为文雅台。
如今的文雅台大门紧锁,弃于荒草野地。而在千米之外的应天书院,每个游客可为书院增加10元的收入,成为十元先生的孔子也因此享受尊崇。
我眼中的文雅台,如学堂冈圣庙一样,经历劫后又劫的宿命,真是自古圣人多磨难。
弃野无人顾
1月30日中午,我到达文雅台。
如果不是碰巧遇到一位身有残疾的三轮车夫,我恐怕需要花费更多的工夫去打听它的去处,在此之前,我问了数个路人和的士司机,他们都说不知道。带我去的这位三轮车夫,知悉此地也属巧合:文雅台与睢阳区福利院仅一墙之隔,他与这个福利院又很是熟稔。
先是从墙外看到文雅台的一抹亭角,心底莫名涌出一股暖意;然后绕过福利院一侧,辗转到正门时,我有些意外了:大门紧锁。而且,大门两侧的两个窗户被卸掉,剩下两个破烂不堪的方窟窿。
哀哉,孔先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话仿佛在耳,可我那种畅快的心情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窗户,却提供了随时进入的便利通道,四顾无人之后,我翻过大窟窿,得以见到文雅台的庐山真面目。
眼前的文雅台居院内一隅,六角亭造型,亭下以青砖围砌,留两尺宽的门,供来者进出。
入亭,是一方石碑,上面描着孔子的画像。此像中的孔子,额宽腮阔,须髯浓密,遥想他该是一个面目黝黑的老者;长袍飘飘,腰悬佩剑,游走四方的是不是都要有这样的行头,以显示文武风流?
右下角落款是“唐吴道子笔”。估计不是原画,是临摹的吧。其实每到一处,孔子像都有不同,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孔子?
这个画像碑是文雅台院子里保存最完好的物什。不过由于弃于院落,年久失修,石碑周围满是鸟粪,灰白色厚厚一层,初看之下,以为是香灰,倒有几处新近的鸟粪提醒了我,这不是香灰。
院子里的藤蔓无人打理,自由地爬上台阶,登台入门,入冬之后,藤叶凋落,藤条仍在,千丝万缕伏于亭内外,来者如不小心,可能会被绊倒。也许是人迹罕至,藤条才保存得如此完好。
其实,整个院子都在荒草之中。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在濮阳子路墓前的一块明代碑文,其感叹后人如不经常修葺这些古迹,这些名士之地很快就将落入“荒草藤蔓”之中。这里,何尝不是如此?
- 2010郑州元宵节焰火晚会观看指南 2010-2-27 18:13:20
- 金穗旅游卡助威建业亚冠首战 2010-2-25 10:28:51
- 酣畅淋漓的许昌首山“饮酒会” 2010-2-24 9:44:09
- 河南博物院成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 2010-2-24 8:38:55
- 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2010-2-22 9:48:0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