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0~2015年)发布
http://www.hnta.cn 2010-10-11 来源:商丘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点击:次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统一网络平台为支撑,以建设“数字商丘”为核心,以开发信息化应用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推动商丘经济建设,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坚持电子政务整体推进方针,统一规划,构建功能完善、结构明晰的电子政务基本框架。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元化业务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
2.统筹建设、分步实施。合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资源,优先建设面向社会服务、提高机关效能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抓好关联度高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处理好整合与新建、公开与安全的关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要求,把资源整合作为提高应用水平的关键,加强物理整合、逻辑整合、流程整合和应用整合,互联互通、共享信息,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
4.需求主导、强化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突出重点,强化应用,稳步推进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业务系统,加快支撑平台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5.控制风险、保障安全。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日常工作管理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我市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市、县、乡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门户网站对外公开、网上协同办公和公共信息服务,市、县、乡三级政府全部接入政务信息网,实现行政许可在线办理;建设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构建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实现“三网融合”(互联网、广电网、通信网)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整合电子政务系统,创新信息化建设模式。
在通信运营商现有网络基础上建成统一的市、县、乡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启动电子政务骨干网的优化工程,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支撑平台。整合电子政务内网网络资源,市委办公室牵头建设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6大业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满足内部办公和管理决策的需要;抓紧建设市直各单位业务网络,完成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网上协同办公、无纸化办公等办公自动化应用。市政府办公室牵头整合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和其他已有外网资源,为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提供网络支持,尽快形成集中统一的政府综合门户网站群,使其具备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互动等功能,满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选择以租代建模式,减少一次性投资,降低风险,遏制重复投资。同时政府积极引导,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样化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建设模式。
(二)构建2个支撑体系,保障信息共享与安全。
1.信息交换共享体系。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市电子政务内、外网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服务体系,制定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目录和交换体系的相关标准;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强化信息资源规范管理;建立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相关制度,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规范化登记、制度化更新,支持各部门的业务应用与协同。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整合构建安全支撑平台,完善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措施,加强信息安全内容管理和对抗能力建设。建立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推进以涉密、敏感信息加密保护、电子认证、电子政务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密码应用支撑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密码保障体系建设。建设网络侦控、密钥管理和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创新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为全市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入侵防御、漏洞扫描、病毒防护、内容过滤等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事件的防范能力。
(三)引入先进技术,推进三网融合。
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逐步进行“物联网”技术的试点工作,适时考虑“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
(四)做好四个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1.人口基础信息库。以公安户籍信息为基础,逐步融合组织人事、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统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建设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2.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以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业务数据为基础,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应用,促进法人信用系统建设,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
3.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航空遥感影像、卫星遥感影像、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等为主要内容,统一底图和比例尺,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加快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城乡规划、土地、环保、农林水气、文物保护、地质勘察等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形成全市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满足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4.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分析、重点建设项目、统计信息、专项普查、物价监测、招投标管理、科技信息、国有资产管理、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及运行态势等基础数据库,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
(责任编辑:远红)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合理设计 让电子政务平台运行更高效 2010-10-19 14:03:46
- 技术创新推动电子政务管理创新 2010-10-14 11:38:34
- 广东南海市电子政务的实践与思考 2010-5-10 10:29:31
-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研评估体系的特点和启示 2010-5-7 10:32:02
- 北京召开2010年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工作会 2010-4-2 11:30:09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