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新郑欲改名轩辕引城市改名热
http://www.hnta.cn 2009-7-7 14:45:18 来源:北京科技报 点击:

    牛凤瑞说,中国人改名的传统,是出于对居住地怀有良好的期望形成的。比如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庄”字的称谓显得有些不合常理,因此民间出现了“天下第一庄”的戏称。石家庄人因此想改名叫冀都,意为河北省会,或是西柏坡等等。“但是一个已经被人们熟悉的地方,一旦改名,还需要时间让人们去记住,这些名称其实就是一个符号,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牛凤瑞说。 

    韩茂莉告诉《北京科技报》,中国历史上,城市取名一般会遵循几个规则。一种是依据地理方位,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比如洛阳,就是在洛水的北面,类似的还有淮阳;反之为阴,比如淮阴、江阴等等。还有一种是依据环境地形特点,比如商丘,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带较高的一个地方,也就是山丘;东北还有一个地方叫阜新,是一个煤矿城市,阜也是小丘陵的意思。

    此外,命名方式还可以依据当时活动在该地区的人群的属性。比如秦岭的命名就因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是秦人。河南新郑、郑州,这些地名都是和古方国(古代小国邦)有关系。

    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一些依古代年号命名的地方,比如湖北恩施建始县就是源自西汉汉成帝刘骜的第一个年号。

    韩茂莉说,地名命名的原则是多种多样的,一旦命名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更改,所以从古代到现代说起某个地方都能直接对上地方。古地名往往保持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很多新的行政区划,起一些新的地名,但命名原则与古人没有太大的差别。韩茂莉认为,已经改名的城市中就有些失败的例子,比如黄山市的改名,让一些游客感到茫然。由于区划设置有问题,该地市叫黄山市,区叫黄山区,山又叫黄山,让游客搞不清楚到底去哪里。

    2005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地名规划。韩茂莉告诉《北京科技报》,改名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重名,距离较近的地方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地名是应该更改的。比如我国华[0.05 -3.57%]北地区,某个地方如果姓王的很多就会出现很多叫王庄的地方,类似这样的地方是需要改名的。但是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比如当地人会以大小王庄来区分。

    第二种情况是名字不好听的应该改。比如现在北京东城的礼士胡同,由于以前这个地方是个卖驴的市场,因此它原来叫驴市胡同。还有北京二环的雅宝路,以前叫哑巴胡同。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很多这样的胡同改了更好听的名字,但这样的改名都是根据谐音更改,方便人们日后寻找。

    事实上,在国际上,更名也引起很多的关注。联合国对于一些国家频繁更改地名感到担忧,担心一些地名传承的历史随之湮灭,因此不断地努力希望保留那些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地名。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在历届的地名标准化会议上不断加强着这种观点。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2007年地名标准化会议还将地名归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从我国一些省市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地名更名的谨慎,《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规定,一个地方的名字应保持相对稳定,除非这个地名有损害民族尊严、破坏社会和谐等,否则不宜随便改动。我国国家地名管理条例中也有这样的规定。

    有关专家说,城市或者地方改名都是需要专家评审的,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而民政部中国地名所的专家们也在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一个地方改名,一定要权衡得失。”

作者:马佳 王宁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