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新郑欲改名轩辕引城市改名热
http://www.hnta.cn 2009-7-7 14:45:18 来源:北京科技报 点击: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

    “根据专家们的估算,一个中等城市的县级地方改名就要浪费数亿元。”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的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因为一个地方改名,就要相应地更改很多东西,比如居民身份证、户口、单位名称、公司经济来往公章、地图等等。这些不能说是改名的成本,而是纯粹的浪费。”

    5月,河南新郑市希望改名为“轩辕”的举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新郑市是古代郑国和古代韩国的故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区别陕西郑县,将韩国的郑县改为新郑县。新郑市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的南部,除历史悠久,还一直因是黄帝的故里而闻名。为此,当地一些民俗学家一直都呼吁将新郑市改名轩辕市,“轩辕”即取自黄帝的名。

    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新郑市史志办公室副编审刘文学认为,“新郑”的名称虽然从战国时期至今沿用2000多年,但当时的郑国、韩国属于弱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不重要。而黄帝定天文、创文字、造舟车、养蚕丝、建宫室、播五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文化品位高、内涵丰富,且在海内外华人中的知名度也颇高,更能显示新郑市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记者致电新郑市委办公室以及新郑市地名办,但有关领导均称对此事并不清楚。后来有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在新郑市政府网站上看到有关公告,内容大致为,新郑将不会将名字改为“轩辕”,但记者在市政府网站上没有找到公告原文。

    近期与新郑同样有改名愿望的,是陕西省宝鸡市的扶风县。扶风县的法门寺,保存着释迦牟尼一节指骨,被认为是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法门寺也因此而闻名,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达200多万人。但令人们遗憾的是,不少人“只知法门寺,不晓扶风县”。对此,扶风县政协主席黎焕焕及十多位扶风县政协委员联名提议——将扶风县更名为法门寺县。

    但是对于一个地方县市来说,因改名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是一个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甘肃省天水市就先后将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而这区区三个字的变动带来的直接花费就高达300 万元。2007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的西山镇对外宣布,为打响旅游品牌,发展地方经济,正式改名为金庭镇。此举遭到一部分当地人的反对,一些经商做小买卖的居民表示,镇改名字对他们的生意影响很大。地名一改,行政成本和其他开销都不小,公章、发票、地图、信封、身份证、门牌号等等都要跟着改,这些成本都要群众自己承担。有人估算了一下,这一改就改掉了100万元。

作者:马佳 王宁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