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非遗游”的是与非
http://www.hnta.cn 2009-6-15 10:28:57 来源:新华网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适度合理是关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有关专家认为,开发与保护并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度合理要放在最紧要处。

    长期以来,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破解的难题。

    有关专家认为,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现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各地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局面。

    祁庆福认为,各地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展示不适合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伪文化”,最终使游客对此失去兴趣。

    此外,在适度开发的同时,应探索在景区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进景区后,一些“非遗”技艺可以作为谋生手段了,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自然就多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非遗保护研究专家张晓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还缺少全盘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有二三十年的远景规划,才能对艺术形式的整体传承形成保护。
作者:曹健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