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五一”长假之争为什么难“摆平”?
http://www.hnta.cn 2009-3-27 8:24:18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
    转眼就要到清明假期,而眼下大家最关注、吵吵得最凶的却不是清明,而是“五一”。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有关规定,“擅自调休、自行安排”之类“曲线恢复长假”的方式统统被叫停。

  而与之相关的背景是,前天,广东省率先出台了“五一”放假7天、即所谓“3+2+2”方案(法定假期3天+调休下个双休日2天+带薪年假2天)的明细——眼下尚在“征求意见、报请审核”期;重庆、湖南、新疆、河南等地表示正在“积极申请”;杭州则早在3月初就向南京、苏州等长三角旅游城市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联起手来延长假期。

  有个老笑话说得很精辟:这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地方上“曲线”恢复或盘算着“曲线”恢复“五一”长假,很难说没有当初取消“五一”长假时颇为“曲线”、话柄忒多的原因。想来许多人还没忘记,2007年底,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征求民意,其中第2条是:“对于将‘五一’长假调整出的2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清明、端午、中秋3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您的态度是A‘支持’、B‘反对’、C‘无所谓’”——这还真是个预设答案、噎得您无话可说的绝妙问题——那种“背着抱着一样沉”、“选什么心里都有气”的感觉,现在想来还让人不胜唏嘘,假如当时不是回避沸腾民意而是直面明摆着的问题,今天这档子事儿又怎么会“春风吹又生”般乱糟糟纠缠不清?

  前段时间有这么个消息,作为力挺恢复“五一”长假的地方官员之一,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表示,取消“五一”长假——“这个事情决策的前前后后我不太清楚”,“但作为一个重庆市民,我觉得长假挺好的”。想来上次假日改革时,薄熙来的身份仍是商务部部长。而“节假日调整和设置直接影响商品供求状况、大众消费和市场运行、牵扯商人们的利益,作为一个除旅游部门外跟假日改革关系最大的部门”——商务部的负责人,薄熙来对这事儿“前前后后搞不清”,可见当时还有多少利益方没有参与到假日改革的博弈,“带伤”的方案始终“摆不平”有什么稀奇?世界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什么的不过是“翻案”的药引。

  既然说到利益,那就再多说一句,当恢复“五一”长假呼声四起之时,曾力促取消“五一”长假、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曾表示,要求恢复“五一”黄金周者是为了行业自身利益,说白了就是想“狠捞一笔”。要是让全国老百姓来投票,自己肯定赢。可惜的是,取消“五一”长假时全国老百姓压根儿没能真正投上票——他们只能郁闷地在您那问卷里选“A”、选“B”,眼前众声喧哗的口水战里全国老百姓似乎也没有机会高调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加传统节日好,同时保留“五一”长假更好,除公务员外大家都能休上带薪年假更更好,带薪年假还能自己安排、自行决定而不是被谁硬拿去凑成长假最好——而决定这些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服众的征求民意的程序,既无关是非,也无关输赢。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