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他山之石 >> 发展策略 >> 正文
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提升
http://www.hnta.cn 2012-8-27 9:03:5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土地流转政策实行后,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专业规模经营,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大资金的投入,使得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的集约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景观支撑,增加了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发展,又能相互提升,产生“1+1>2”的双赢效果:

    一、农业产业化贡献乡村田园景观,为乡村旅游提供景观背景和产业基础

    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以乡村田园景观和村落所构成的乡村意象为核心吸引物,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成规模地种植农作物,易于产生景观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片区内特色产业的聚集,强化乡村不同的农业景观,营造差异化旅游氛围,如种植大面积的花卉、稻田和苗木、果林等,形成独具震撼力的田园大地景观,使景观既具规模化又具有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的支撑,农业没形成产业规模,乡村旅游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当然,现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一家一户的生产形态,也颇具乡村意境,只不过这种生产经营形式由于限制了农业集约化发展,今后将被逐步取代。

    二、农业产业化便于形成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挥集聚效应

    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集聚效益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吸引资金、信息及人力等资源流向乡村,乡村旅游获取规模化经营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大大降低;农业产业化能够为乡村旅游就近提供新鲜原料,为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带来的农村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吸引大量乡村旅游企业聚集,解决单户经营所带来的环境和管理问题;农业产业化调整乡村地区产业结构,丰富了乡村业态,为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所需的商业、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奠定了基础;农业产业化促进乡村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聚集,形成“食住行游娱购”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三、乡村旅游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乡村旅游促使农产品就地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乡村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娱购”,每一项都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后,乡村旅游投资、旅游人气带动、市场品牌提升等积极影响能够推动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大规模游客进入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能够解决农业产品就地销售问题,刺激乡村手工业、制造业、商贸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拉长农业产业链。

    (2)乡村旅游提高土地附加值,提高农业边际效益

    通过乡村地区宅基地流转,富余建设用地可用于乡村旅游开发,用于建设商业、金融、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粗放经营的情况将得到缓解。同时,在大宗土地用于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开发能够合理利用农业产业化中不便开发的小块土地,用于乡村休闲、田园度假、科研科普等服务业的发展,并适时引进其他产业业态,丰富农村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农业衍生品,提高土地附加值,提高农业边际效应。

    (3)乡村旅游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

    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性,体现在它能够通过旅游产业链紧密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主要部门,如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建筑、交通、商业、金融、电信、餐饮等,实现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

    四、乡村旅游促进农业直接进入服务贸易领域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生产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的涵盖范围从单纯的农产品生产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体系,并涉及到服务贸易领域,但仅局限于单一的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乡村旅游产业引入乡村地区后,农业的部分部门将会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服务贸易生产,如高科技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花卉苗木基地等,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可开发成旅游点,为乡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务,成为乡村旅游游客进行旅游消费的重要场所,致使农产品和农业生产与服务贸易直接对接。

    五、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的全面进步

    (1)实现农民就地就业,提高农民创业意识,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

    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型,劳动力需求量大、涵盖层次多、进入门槛低。只要经过简单的技能培训,农民可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进入农业企业的种养殖、深加工、贸易销售、后勤服务等部门工作。同时,农村居民可以利用“多对一”的土地流转策略,将宅基地、耕地、林地等进行整合,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实现居民自主创业。

    (2)转变经济增长观念,解放生产力,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的生产力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土地与资本结合,使土地资本升值,劳动力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并得到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乡村地区原有的土地与资源的粗放经营情况得到改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得到市场化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改善乡村环境,优化社区居住条件,促使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乡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乡村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都需要乡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又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治理中,通过居民教育、政策引导、自我督促等手段,促进乡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农民阶层作为我国最庞大的人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社区实际情况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通过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保障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可以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促进乡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作者:杨振之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