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芳局长在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hnta.cn 2011-2-25 9:37:5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
与此同时,省旅游局政务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河南日报》发稿量居省直第一,省委、省政府政务信息采用数量居省直第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再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特别是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小浪底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少林寺武术馆“禅意少林”节目开始启动等,都极大地鼓舞了旅游系统的斗志。
同志们,随着2010年旅游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我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保持了年均25%以上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旅游业平均增长速度,高出全省GDP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以上,旅游产业发展各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特别是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800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294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由7%上升到10%。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第8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日益得到重视、产业发展不断上水平的五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专题研究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省人大出台了《河南省旅游条例》,省政协对旅游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各市县也都召开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重视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服务旅游”的氛围进一步形成。这一观念更新,思想解放上的新飞跃,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总开关”,具有决定性意义。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五年。全省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7个、A级景区185家、星级酒店512家、旅行社1158家,分别比2005年增加23家、97家、87家、229家,全省旅游从业人员从5年前的43万增加到120多万。“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超过500亿元。新开发项目涉及景区的上档升级、温泉度假等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融合多业发展、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在全国旅游系统推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旅游业成为“十一五”期间我省上升为国家级典型和经验最多的行业之一。主动与农业、工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工业体验游,全省新增12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特别是旅游与文化联姻取得丰硕成果,《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君山追梦》、《水秀》等大型实景旅游演艺节目以及《禅武不二》、《少林武魂》、《大河秀典》等室内舞台剧目,得到中央级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对外开放力度最大、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五年。连续两次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召开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年会,连续3年组织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豫台旅游高峰论坛,多次举办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河南旅游与省外、境外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与外省、外国签定多个旅游合作协议,形成了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市场共推、客源互送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格局,促使省外、境外高端游客大幅增加,推动了 旅游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旅游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方面,向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和努力的旅游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带来的启示影响长远。一是必须发挥优势、探索规律,努力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我省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我们必须发掘优势、发挥优势、整合优势,探索规律、研究规律、遵循规律,注重长远,整体谋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努力形成科学的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的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使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把河南旅游整体品牌做大做强、做响做亮,使之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强大支撑力量。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努力发挥两个作用。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在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初期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方面、很多领域、很多环节,只有强化政府主导才能整合力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市场主体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机制。三是必须坚持产业联动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努力整合多方力量。要发挥产业互联和区域互动的共振效应,加快旅游与三次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联合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大力发展无障碍旅游,走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合作交流、利益互享共赢之路。实践证明,只要省市联动、市市联盟、区域联合,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品推介就会事半功倍。四是必须坚持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服务的竞争,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就要尽最大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让人民群众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分享旅游业发展成果。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服务游客,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业的重要体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体制性、政策性问题,优先突破产业发展最关键、最迫切的制约因素,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挖掘旅游业自身潜力,逐步形成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郑州旅游:兔年腾飞拥抱春天 2011-2-24 9:08:28
- 河南政协委员吁太极拳申遗迫在眉睫 2011-2-24 8:34:18
- 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召开 2011-2-22 14:44:36
- 201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4月5日在新郑举行 2011-2-21 17:38:16
- 河南旅游:夯实开局之年 给力中原经济区 2011-2-21 8:33:4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