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转变观念,让理性回归
http://www.hnta.cn 2013-4-26 10:54:16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从星级标准对设施设备的分数配比来看,前厅、客房达253分,餐饮(含厨房)仅59分,房务在必备项上是餐饮的2倍;设施设备的评分分配上,房务是餐饮的4倍还多。

     通过以上对标准的具体解读和分析,不难看出,《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已充分规定了旅游饭店的“客房始终应该成为饭店的主体”,而餐饮仅是“提供商务、会议、度假等相应服务”的配套项目。

    因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餐饮不活、酒店必死”的经营理念应从此应该“寿终正寝”了。客房才是旅游饭店必须关注的主体,也就是我们旅游饭店的核心产品。只有做好核心产品,旅游饭店才能真正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

    不要再以经营收入作预算指标

      租金、物价、能源、人力成本的持续攀升,已成为旅游饭店的“四座大山”。有些旅游饭店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只有增加饭店的经营收入才能跨过“四座大山”,实现饭店的效益,这也是近年来旅游饭店把餐饮做强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公款消费的“瘦身”、高档食材的限制、高额消费的理性、节俭之风的普及,餐饮经营收入势必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以传统模式(本土饭店传统的预算大多是餐饮收入的比重过大,一般餐饮收入占经营收入60%-70%的比重)进行旅游饭店经营预算,已完全不能满足饭店管理者对效益的期望,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另辟新的预算方式。

    从旅游饭店GOP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务(含前厅、客房)的GOP大约是75%-80%,人均消费比较高的餐饮GOP大约是15%-20%,房务的GOP大约是餐饮GOP的5倍。例如,出售一间400元的客房,相当于餐饮2000元的营业收入(即一个十人的餐饮单间人均消费为200元)。

      目前,旅游饭店的出租率,有限服务饭店大约为60%左右;完全服务饭店大约为70%左右,二者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假如我们每天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出售20间客房(仍以一间客房400元计,每天增加营业收入8000元),则相应于餐饮每天4万元的经营收入。

    可见,旅游饭店如何增加酒店收益,应该从经营预算上就要转变思路,一定要将GOP较高的客房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增加客房的舒适度和附加值,加大对其的营销措施,使每日客房的出售最大化,弱化餐饮比重,以饭店GOP为中心,重新进行调整饭店经营预算,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益。

     要革新“以岗定编”用工理念

    “招工难、招好员工难、管好员工更难”是近年来饭店管理者的头等大事。然而,困扰旅游饭店的“四座大山”中,也只有人力资源是我们能所控制的。目前,旅游饭店的人力成本已占到了经营收入的25%以上,有的饭店在客房与餐饮失衡的情况下,已突破30%(大餐饮、小客房)。

    饭店在用工上大都采用以岗定编的方式,餐饮的定编人数基本上是饭店总人数的50%左右,再加上与之配套服务的财务、采供、仓管、人事、质检、安全等相关部门,整个酒店内约70%的人员在为餐饮忙碌着,饭店的人力成本基本上都消耗在餐饮上。又加上厨师的工资动辄五六千元,外聘一组厨师(一般三人一组),则更是天价(一般在两万以上),这种传统的用工方式及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对已进入薄利时代的旅游饭店业而言,苦不堪言。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攀升,传统的以岗定编的用工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饭店的经营需要。笔者曾对一家中型餐饮的厨房进行了一次定编改造,用“有效时间法”考量厨师(红案)在有效时间切配厨师的加工量、灶头厨师在出菜饭口时的加工量后,发现其在考量时间内(就餐上座率70%)大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时间是浪费的,因此,抽调三分之一的厨师(成建制)外出学习十天,在就餐上座率70%-80%的情况下,其余在岗厨师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秘诀是对厨师进行了混岗使用。

    混岗后,厨师在有效工作时间内,基本上没有闲置时间。因此,根据此次试验,酒店对厨师进行了综合性技能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精减了四分之一的厨房人员,为餐饮每月减少了5万多元的工资。(相当于增加了50万元的餐饮收入)。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新的用工形式下,饭店的人员定编不能总是因循守旧地以岗位来进行核定,而是应该根据各岗位的工作量来进行定编。

    首先,要识别员工在其岗位上有效工作时间内的实际工作量,然后因地制宜地进行定编,采用混岗使用、综合用工的方法,方能解决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四分之一的“四座大山”,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饭店的赢利能力。

    目前,旅游饭店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公款消费限制将是长久之势,这势必对餐饮的收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心存侥幸,不能及时地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品结构,仍将餐饮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无疑是“饮鸩止渴”。

    因此,做强客房、优化客房、客房信息化,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完善客房舒适度的基础上,增加或强化客房服务项目,完全服务饭店可以开展“金钥匙服务在前厅”、“皇金管家在客房”项目,恰当改变可出售房的房型,适时增加和改善客房的科技含量,增加商务、会议、度假、休闲客人的便利性、温馨性,使宾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

    在财务管理上,应从关注经营收入转向关注经营利润,再逐步向关注经营收益转变。须合理地调整产品赢利结构,可使经营预算在实际经营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我们应深入基层部门,细致了解每个岗位的有效工作时间及工作量,建立管理人员及员工“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用工模式,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达到在有效工作时间内“人尽其能、人尽其用”,提高用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从而,使旅游饭店更快地走出低谷,更快地达到理性回归。
作者:张立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