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金砖国家旅游合作前景广阔
http://www.hnta.cn 2013-3-27 17:15:11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3月26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德班举行,这次会议议程充实,特别是五国首脑就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内容展开实质性对话,因而备受世界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毫无疑问,随着金砖国家合作关系的深入推进,包括旅游在内的五国民间往来必将大大增加。

    旅游首先是人的流动,通过旅游,各国人民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和广泛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对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的了解,是民间外交的基础,而国与国之间的民间交往是双方关系持续发展的保证。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链条几乎纵贯整个服务业,加强金砖国家间旅游合作,不仅符合相关各国平衡其自身产业结构的需求,还可以壮大双边和多边服务贸易规模,使其成为金砖国家间新的合作领域。

    金砖国家旅游合作的市场规模巨大。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国家组成金砖国家,人口之和29.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3%,其中具有出境旅游能力的中产以上人口6—8亿,相当于欧洲48国人口总数。有学者预测,到2025年,仅中国、印度两国的中产阶级就有望达到18亿,占全球中产阶级的45%,这会是一个令人刮目的旅游消费群体。

    金砖国家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金砖国家地域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分布于南北不同纬度上,自然生态从寒带到热带各异,国土面积分别位居全球第1、3、5、7和24位,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多样,中华文化、俄罗斯文化、印度文化、桑巴文化、祖鲁文化各呈风釆,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目前金砖国家间旅游交流成长快速,但规模还不大。自2002年俄罗斯、印度、南非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2005年巴西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后,中国与上述四国旅游交流日益频繁。2009年,金砖国家召开第一次峰会之时,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四国间每年的双向旅游交流人次分别为250万、52万、10万和8万,今年召开第五次峰会时,这个数字变为330万、71万、16万和12万,平均增速为11.2%。

    南非已成为目前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2010年,南非旅游局在华设立常住代表机构,2011年,中国赴南旅游人数约8.4万人次,同比增长24.3%,目前双方已有27对省市建立了友好省(市)关系。

    中俄两国的人员往来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万―30万人次,扩展到2012年超过300万人次。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访俄罗斯的行程中还专门出席了“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争取到2015年将两国旅游往来总规模提升至500万人次。

    中国赴印度游客人数从2003年的1.34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8.38万人次,2008年举办了中印旅游友好年。根据巴西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入境巴西的外国游客超过540万人次,同比增长5.3%,其中中国游客增幅最大,达47.9%。

    必须看到,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四国间旅游交流人数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不大,合计为430万人次,与中韩双向交流每年700万人次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五国拥有的近30亿人口基数相比,更加微不足道。

    金砖国家已经走到第五届峰会,合作领域渐次打开,加强金砖各国间旅游交流与合作,也应尽早提上日程。

    首先,金砖国家虽然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和社会环境,历史发展轨迹各有特点,但都属于所在洲的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业发展之路,通过相互借鉴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交流是民间的人员流动,通过促进人的流动,可以极大地带动文化、资金、信息的流动,在金融、经贸、投资、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加强合作。各方可以从探讨签证特别是旅游团队签证的便利化着手,推动旅游客流的扩大,为各方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再次,各方的合作可以从加快发展商务、劳务和团队旅游入手,逐步扩大交流规模。据渣打銀行报告,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过去10年达到3000亿美元,增长10倍。从2012年到2015年,预计金砖国家间的贸易额将持续在年增长20%的水平。据统计,本世纪前10年,金砖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4.1%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据国际代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到8.2%,印度为5.9%,俄罗斯为3.7%,南非为2.8%,巴西为3.5%,除南非外,均高于世界平均3.5%和发达国家平均1.4%的增长速度。

    从未来远景看,金砖国家仍将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各方间贸易量的扩大,必然带来商务、劳务等人员交流的扩大,从发展商务、劳务和团队旅游入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最后,扩大金砖国家间的旅游交流有赖于航空交通的发展。目前,中俄之间民航、铁路、陆路交通保障较为充足,中印之间已开通数条直达航线,但中非、中巴之间尚无直达航班,成为游客往来的最大制约。据首次提出“金砖”概念的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预测,到2050年,金砖国家的GDP就将超越主要西方国家。在超音速远程客机已经寻常飞行的今天,金砖国家间的航空交通难题必定能够迎刃而解。

    从人均GDP来看,2011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5个国家分别达到12700美元、12900美元、1400美元、5400美元和8000美元,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上常用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为大众旅游阶段来判断,五国中有4个国家已进入这一阶段。加强金砖国家间的旅游合作,有市场、有条件、有潜力,似应提上议事日程。

    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毫无疑问,随着金砖国家合作关系的深入推进,五国在包括旅游在内的民间往来必将大大增加
作者:张栋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