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落实《国民休闲旅游纲要》需理清几个关系
http://www.hnta.cn 2013-2-27 15:31:24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二、休闲事业与休闲产业的关系

    休闲产品的不同功能与多种

    属性决定了休闲事业与休闲产业将长期并存、互不可代,只能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此要重点要弄清3个问题:1.哪些属于休闲事业?哪些属于休闲产业?两者之间如何协调、衔接?2.在发展休闲事业与休闲产业中,政府、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应各做些什么?三者之间如何分工、协作?3.对休闲事业与休闲产业发展出台哪些政策?实行何种机制?

    笔者以为,为生活与发展所必需、由全体国民共享的基本休闲供给属于休闲事业,如常居地的游憩、健身、公共电视频道、公共阅览、国家与地方历史文化教育等,这类休闲设施应由政府向国民免费或低价提供。

    为提升生活品质、满足各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的休闲供给,如影剧欣赏、艺术鉴赏、美食品赏、康乐健美、美容美体和特种文体康乐活动,去外地的旅行游览、探险猎奇、度假娱乐等,这类休闲设施应由企业经营通过市场供给。

    对于准公共休闲产品,则要区别不同类型和社会发展水平,在适应社会共识与国民承受的条件下,找到社会供给与市场供给的结合点,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不少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用财政经费建造、经营的“培训基地”、“疗养基地”等,具有多种面孔:对部门的上司来说,是免费招待的“公共产品”;对“关系户”客人,是只收成本费的“准公共产品”;对社会住客是按市场价格收费的“私人产品”。这需要通过改制转型,让它们完全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从“公共产品”变为“私人产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休闲事业还是休闲产业,都有投入产出的经营核算,都列入国民经济的序列之内,两者共同构成休闲经济。凡是为国民休闲提供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与服务,都属于休闲经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休闲体育业、美食购物业、美容美发业、媒体信息业与交通运输业中为国民休闲提供直接与间接服务的,都是休闲经济的组成部分。

    休闲经济无疑是真正的朝阳产业。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程度越高,人的闲暇时间越多,国民的休闲需求就越旺盛、越高级,由社会供给的休闲事业与由市场供给的休闲产业就越发展,休闲经济就越发达。在现代社会中,衣食住行等已经从人的生活必需品提升为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一种休闲消费品。休闲经济是真正意义上的民生、民享经济。

    有美国学者研究,美国人1/3的时间、1/3的支出用在休闲上,休闲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1/3以上;还有美国学者说,休闲产业已占国民经济的1/2以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当然不能与以高消费为特征的美国简单比附,但是休闲经济无疑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作者:王兴斌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