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微博营销新尝试:“草根推荐”
http://www.hnta.cn 2013-1-28 16:07:12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另一位编写《守望老南京》微刊的小编“南京-吉吉”则是一位热心市民。他是甘家大院的票务经理,本身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再加上单位所处的位置在承载着南京历史的老城南,所以经常在微博上发一些相关旅游介绍。“被几个官博转载的多了,促成想做一本微刊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制作微刊的内容要精简,文字加配图,先有合适的图才是关键。点击进入《守望老南京》,一栋栋充满历史感的建筑缓缓展开:透过窗户看到的一角青瓦白墙,被岁月添染上青苔的石柱,红色依旧耀眼的木雕窗,印满午后阳光的旧巷……这些充满韵律感的配图出自南京本土摄影师秦翊辰之手,为整个微刊增色不少。

    互动效应:产品与口碑的双赢

    杨彦锋认为,发动群众的力量编写旅游微刊、攻略,至少有两方面好处:一是满足了官方微博内容的多样性需求。2011年,政务微博刚“火”起来的时候,很多官方微博都设有一、两个专员进行维护,他们每天需要编辑视频、图片,用有创意的语言表达观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调查显示,要想保持微博的持续关注度,每天平均要更新信息16条,这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发展到现在,一些官博开始寻找合作机构,有的和广告公司合作,由广告公司负责提供内容库,工作人员负责和点评粉丝互动。还有很多官博会采用鼓励投稿的方式,像南京发动志愿者写旅行体验、做微刊就属于这一类,投稿的方式在保证官博发布内容的灵活性、丰富性和原创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种“大家游、大家写、大家看”的方式对旅游微博很有意义。

    二是加强了口碑营销效应。调查显示,消费者要产生消费行为时,影响其选择判断排第一位的是亲友,第二位就是陌生人的评价。编写微刊的志愿者和热心市民大多是南京本土居民,他们对生活的地方极为熟悉,跟旅游者又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这种“草根推荐”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朱琳告诉记者,她很信任这份“旅游攻略”:“一是因为这是本地人的推荐,一般去哪里玩儿,大家都希望听听当地人的建议。二是因为这些人写出来的东西真实有用,不带什么广告色彩。”

    在不久前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艾瑞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营销效果分析》中,南京排名第四。杨彦锋分析,南京官博的特点是活跃度非常高,粉丝的互动性很强。影响粉丝互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粉丝的质量高,如果是花钱购买的僵尸粉,活跃度肯定不高,但如果是靠内容的原创度积累下来的粉丝,整体活跃度会很高。二是维护团队和粉丝的互动多。“以前的媒体是精英编,大家看,现在的媒体是大家编,大家看,这种方式对微博、微刊的内容、原创度和覆盖度都有很大的贡献”。
作者:郭探微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