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探索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http://www.hnta.cn 2013-1-7 16:02:03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
    “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工业化”,以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模式,是一条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深刻学习、领会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践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应主动参与国家实施的城镇化战略,积极开创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则提出要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手段,“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将十八大确定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其中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聚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发展格局存在了很长时间而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使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距离。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城镇化的实现途径或发展模式上却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即把“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甚至认为“工业化”是实现“城镇化”的唯一途径。

    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本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如果将“工业化模式”成为“城镇化”的唯一路径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一是大工厂进入乡村地区占用大量的农地,改变了传统乡村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二是现代工业文明是一种“强势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往往会形成强劲影响,从而隔断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使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方性、民俗性的传统文化走向消失,最终弱化地方个性,使所有的地方都走向趋同化。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也是现代新型的实体经济,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兼具经济性与文化性等特点,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作者:王德刚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