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雕像有80%受到风化的侵害,有些雕像和题记已经模糊不清
与云冈石窟的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的严重情况相比,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的现状也“惨不忍睹”。
“龙门石窟的雕像有80%受到风化的侵害,许多洞窟上方及周围的裂缝纵横交错。其中潜溪寺有25条,宾阳北、中、南三洞有36条,古阳洞有29条,奉先寺的药方洞也有7条。裂缝造成石窟围岩立壁及雕刻品出现滑动、剥落。”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陈建平向记者描述了龙门石窟的现状。
“更为严重的是,雨水沿这些裂缝渗入洞中溶蚀石窟雕刻品,还在雕刻品表面形成钙质沉积物,进而覆盖了雕刻品。”陈建平介绍说。
■石灰岩的裂缝发育丰富是造成渗水的原因
“由于龙门石窟的性质是石灰岩,石灰溶于水,使岩体紧致。”陈建平在解释龙门石窟渗水原因的时候说,“但是,石灰岩本身就存在许多裂缝,这在雕刻的时候比较好雕刻。但是,由于岩体存在裂缝,水就会由裂缝渗透到雕像,造成雕像的风化。”
“与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相比,洛阳处于降水比较充沛的地区,所以,天然降水随着石灰岩的缝隙渗透到石窟,水溶蚀石窟雕刻品,还在雕刻品表面形成钙质沉积物,进而覆盖了雕刻品,对雕像产生危害。”陈建平介绍说。
“另外,凝结水也对石窟中的雕像产生了一定的损害。”陈建平补充说。“与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相比,龙门石窟还存在微生物对石窟雕像的危害。”
■选取三个石窟进行防水工程实验
“为解决洞窟漏水问题,开始对石窟顶部植被加以控制,因为树木根系的蔓延会加速岩体裂隙的发育,且植被层中的硫酸盐和碳酸盐渗入洞窟,又加速了雕刻品的溶蚀和风化。”据陈建平介绍说,种树的方法不久也被证实并不科学。
此外,保护者还在立壁顶部铺设防渗层、修筑排水沟渠;对洞窟外崖壁的裂隙,采取洞内封闭缝口,灌浆密封堵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例如岩体位移、洞窟漏水以及雕刻品表面风化等复杂病害尚未找到理想的保护办法;对以往的裂隙灌浆、钢筋铆杆加固、铺设防渗层等保护修复措施的耐久性调查和再处理等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陈建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并不回避问题。
2002年,一项由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援助龙门石窟保护项目科学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主要是选择了三个受渗水危害比较严重的石窟来进行。”陈建平介绍说。
据了解,这项工程主要采用顶部防渗层铺盖、帷幕灌浆、截排水暗沟等治理渗漏水的具体措施。“工程已经在8月10日,经过了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论证,即将在近期开始实施。”陈建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