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避暑、夏令营、亲子游、西藏游、泰新马游……花样繁多的旅游产品,正当时节的自然风光,以学生和老师为主角的暑期旅游热闹非凡,俨然成了旅游旺季。 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连日阴雨绵绵,很多游客改变出行计划;省内游因为新景区的不断涌现,各个景区冷热不均;夏令营产品竞争空前激烈,暑期市场并非处处黄金—— 雨季影响国内游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地区一直是阴雨绵绵,很多游客因此改变了出行计划,一些做南方线路的旅行社也不得不暂时停止发团,等待天气转好。 “夏季南方的自然风光比北方更具吸引力,游客参团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一直持续不停的雨水迫使旅行社的发团计划不得不暂时停止。”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方雨水多,北方却相对干旱,他们组织发往草原的旅游团就遇到了尴尬,因为干旱,草长得不好,很多游客到了草原之后发现实际景色跟预期有不小的差距,有些失望。而省内旅游市场则冷热不均,连日大面积阴雨让避暑游受了挫折,一些避暑胜地游客人数有所下降。但同时,一些“新面孔”景区则成绩骄人,市场表现很是抢眼,比如龙潭大峡谷从去年3月开始启动后,今年6、7月的游客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夏令营竞争激烈 经过几年发展,暑期夏令营市场在今年达到了高峰,产品层出不穷,但收客效果大不如前。 “夏令营产品的利润已经降到最低了,但收的营员还是不多。”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说,前几年推出夏令营产品后,不但利润比较丰厚,每期都能招来大量的营员,但今年市场分流很厉害。 暑期游前景看好 人群固定、时间充裕、旅游时段分散等天然有利因素,让暑期游和五一、十一、春节等三个备受诟病的黄金周比起来显得更健康,业内人士对暑期游的前景也更看好。 郑州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说,暑期游相对于黄金周来说,时间拉得比较长,景区也有足够的精力推出精品,提高接待质量,同时,旅行社在输送游客的过程中也感到比较轻松,他对暑期市场的前景比较看好。 “跟黄金周游客需求短期释放、偏重观光不同,暑期游应追求重体验、深度、个性的旅游方式。”河南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景区应该倡导生态旅游,从深度开发上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