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了一下被太极拳大师陈庆州捏得酸痛了两天的右手,作者反而对写太极拳产业化这个题目多了几分把握。7月17日下午,在焦作市政协常委、温县庆州武院院长陈庆州的办公室里,作者平生第一次领教了陈式太极拳尊古老架的文化精髓:被体重仅60公斤的陈庆州拿住手掌在屋里转来转去,然后扳倒在地“拖”了一回地板。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与太极拳“四大金刚”同门齐名的国际太极拳特级大师,眼下却面临着他亲手创办的温县庆州武院办不下去的局面。 难点一:谁来打破陈旧观念 2001年5月,靠在国外授拳积攒了100多万元的陈庆州没有把这笔钱分给儿子,而是创办了温县庆州武院。他的四儿子、主管武院常务工作的陈有华告诉记者,2004年5月1日学校竣工之时,周边11个村的孩子都有了就近入学的条件,温县教育部门在这里开设了6个初中班,配备了20多名公办教师。学校除了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外,还由陈庆州亲自给学生授拳。 可是,由于去年陈庆州所在的温县林肇乡并入了黄庄镇,有人传言温县庆州武院即将撤并到其他学校,学生们害怕影响将来升学,纷纷转到了其他学校。今年,虽然县教育部门分给了温县庆州武院20名初中招生指标,但目前只招到了4名学生。当初能容纳400多名学生的庆州武院,如今只剩下200多名学生。 “太极拳人才的培养,有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之说,不像少林拳那样3年就可以出人才。而现在的升学机制没有办法让武院培养出批量合格的太极拳人才,仅仅靠3年初中,武院很难办出成果、办出特色。”前些年曾在登封武术学院教拳的陈有华无可奈何地说,“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如果他们能够接受10年规范的太极拳训练,完全可以到国外当太极拳教练,年薪拿个十几万美元不成问题。可是在现有的升学机制下,武院向小学和高中扩展实在是太难了!” 据了解,目前温县由太极拳大师创办的武院均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而在公办学校里开设太极拳课程,往往因为缺乏大师级的教练而容易流于形式。 难点二:谁来统帅“太极军团” “同嵩山少林寺相比,温县陈式太极拳拳师们组成的‘太极军团’似乎是群龙无首。”在庆州武院闲聊的黄庄镇徐吕村农民企业家郭新友直言不讳地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既然嵩山少林寺有一个方丈当家,对外只打少林寺的牌子,那么温县的太极拳也应该选一个当家人,号召大家集中力量打造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品牌。”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记者多少有些顾虑,但不敞开思路把问题谈透,太极拳产业化仍将遥遥无期。 郭新友说,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从“四大金刚”到“八大天王”,其品牌打造无疑是成功的。尤其是“四大金刚”加上号称“一隐士”的陈庆州,为陈式太极拳走向世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四大金刚”和“八大天王”尽管内部很团结,但是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大家究竟应该听谁的?如果投资商想找一个“太极军团”的统帅谈投资,应该找谁? 此前记者在陈家沟采访时,曾经听到村里有人为争抢前来学拳的外地学生而互相拆台的事情。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制度规范,村民们对此毫无办法,最终影响的是陈家沟的声誉。 “探讨让谁来统帅‘太极军团’,说到底还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陈有华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农意识办不成大产业,必须引入现代管理的文化理念才行。要让会经营的专门人才管理武院,让研究理论的大师专心教拳,让精于市场运作的营销专家帮助村民开发太极拳产品,这样才能发展壮大太极拳文化产业。” 难点三:如何做大太极拳产业 一是优化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民间的文化环境,也包括政府的服务环境。据陈庆州的大儿子陈有则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县有关部门只办了包括“四大金刚”在内共两批省体委运动员的转正手续,大量拳师自谋出路导致了“太极军团”缺乏内在的凝聚力。 二是细分市场。当陈有华为武院生源不足苦恼时,他可能想不到焦作市区有无数家长正为孩子们暑期是补课还是学些特长而感到头疼。“你为什么不办一个暑期太极拳补课训练营呢?让城里的孩子在学习太极拳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补一补功课,同时还体验了乡村生活。”记者的这个建议得到了陈有华的积极响应。 “我很想搞一个会员制的太极拳白领俱乐部。”陈有华的想法很有意思,“让太极拳成为‘东方的高尔夫球’,用高端消费拉动整个太极拳产业链。” 此外,新一代的拳师们还提出了在太极拳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学院版、舞台版、旅游版、军警版太极拳新版本,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三是扩大宣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陈式太极拳的国际声誉主要是靠大师们在海外授拳以及弟子们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老师来实现的。听着陈庆州大师的传奇故事,看着两大间陈列室里的锦旗、奖牌,记者深深地感到,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给太极拳大师们撰写个人传记,这项工程在宣传上的重要性不亚于已经举办过多届的太极拳年会。 四是对外招商。如果以上工作做好了,那么目前最难办的资金问题就会水到渠成。“资本是一个趋利的怪物,无利可图时你拉都拉不来,有利可图时你赶都赶不走。我们只要把‘陈家沟’的投资环境营造成‘陈家江’、‘陈家海’,就一定能引来国际资本的滚滚巨流!”陈有华十分风趣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