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讯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视频资讯 政务信息 媒体互联 图片资讯 本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资讯
焦作山水相伴 旅游生态和谐共生
焦作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http://www.hnta.cn  2007-7-11 10:49:23  来源:焦作市旅游局 点击: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年来,在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焦作市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科学地诠释了人性化发展的理念,有效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道。
    严格保护,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焦作山水的核心景观主要集中在辖区北部太行山一线,属于典型的自然山水资源。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把严格保护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从1999年作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决策起,焦作市便在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实行了严格的禁烧、禁伐、禁牧“三禁”政策,遏制和杜绝了森林植被屡遭破坏的蔓延之势,使山林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对景区内经营性场所以及周边村落所有污染项目进行了集中整治,彻底取缔了传统使用的烧柴、燃煤等不安全、有污染废物的取火方式,最大限度地切断一切污染源;把各主要景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编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生态林建设”等生态保护项目,并对千年红豆杉、千年五角枫、千年榔榆、千年白皮松等珍稀植物进行了挂牌保护。对太行猕猴、金钱豹等珍稀动物,也采取投食喂养等保护措施,有效地扩大了这些珍稀动物的种群;在各主要景区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和绿化建设,先后绿化景区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特别是云台山景区,除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外,对景区退耕还林的群众另给予了每亩每年300元的奖励。目前景区内1200亩耕地已全部完成退耕还林工作。景区还引进了先进的液体喷播技术,聘请澳大利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核心景点内7公里长、约7万平方米裸露山体进行了绿化、美化。并且,景区每年从门票收入拿出10%、约1000万元的费用用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先后关闭取缔了景区周边120多家采矿点(企业),搬迁污染企业1家,改造污染企业1家,切实保护了景区的水资源和周边环境。
    合理开发,诠释科学的发展观
    合理开发,即是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有效途径,又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保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中,焦作市首先立足于科学的规划。先后投巨资编制完成了各主要景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精心绘制了景区发展“蓝图”,使景区的合理开发、科学开发做到了“有法可依”,防止和杜绝了掠夺资源式的盲目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其次是科学的建设。在景区的人行步道建设上,全部以贴近生态、游客舒适安全为标准进行铺设。神农山景区长7600级台阶的神农步道,青天河佛耳峡至靳家岭1700余米的旅游步道以及青龙峡景区上下山步道,建设所需工程石材全部从外地高价购进,没有采用景区一块石头,并且坚持做到了遇树绕树,遇石让石;各主要景区内的旅游厕所,全部按照“设计标准化、造型美观化、设施宾馆化、品位高雅化、管理长效化”的五化标准进行建造,其中三星级以上厕所达到了20多座;拆除景区内各类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和设施10000余平方米,并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材料建设完善了景区内的各种指示标志、垃圾箱以及亭、台、桌、凳等配套设施,实现了配套设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大力实施了电力、通讯、广电“三线入地”工程,恢复了景区的生态空间。第三是科学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各主要景区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加大了环卫部门的组织力量,每天对景区道路、办公区、旅游区、游船、水面等进行全方位流动清扫,做到垃圾随产随清,全日保洁,始终保持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各景区内的各类古树名木实行挂牌、围栏管理,通过制作小品说明牌,详细列举了各树种名称、科目、生长习性、环境等内容,使游客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环保意识;在各景区投入使用了40多辆电瓶车等环保型运输工具。其中,云台山景区还率先在全市各景区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内部交通网络,投资6000多万元量身订购了130辆尾气排放达到欧Ⅲ国际标准的豪华绿色观光巴士,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并且,景区还全面启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可根据智能化监控系统随时显示各景点饱和情况,适时控制和调配游客流量,使景区的配套设施更具精品化,管理更加人性化。
    永续利用,展现人景交融的和谐观
    对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焦作各主要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既促进了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也使景区发展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在云台山景区,2002年,这里发现了被称之为“水中大熊猫”的世界濒危保护动物桃花水母,足见这里的水质之好。在神农山景区,我国生长最南端的国家二类保护树种已达到16000余棵,可见这里生态环境之优。在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95%以上,过去远走“他乡”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太行猕猴重归“故里”,在此繁衍生息,嬉戏山野。游人置身焦作山水,看青山、望绿水、观红叶、览冰挂、嬉猕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顿觉心灵释然,神情怡然,回归自然,自然而然。
    同时,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焦作市制定了“本地人游焦作”活动,使当地人在饱览焦作山水壮丽风光的同时,又增添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了解、认识和热爱;开展了全民性的“旅游服务创品牌”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本地人为外地游客服务的意识、技能和水平。各地游客亲切赞誉:焦作景美人亲。2006年2月13日,世界旅游组织授予焦作“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市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规定各景区(点)经营性场所的商品与城市经营性场所同类商品差价不得高于5%,切实维护游客的切身利益;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组织编印了《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宣传展牌、宣传画和公益广告,并张贴、悬挂于各主要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车站、商场等客流集中场所的显眼位置,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教育广大游客自觉提高文明意识。本地人,外地人,管理者,经营者,融入焦作山水,相依相伴相处,倾情演绎了一曲健康和谐交响乐。
    此外,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焦作山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先后通过ISO9000环境体系认证,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云台山、青天河、峰林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成为城市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地。并且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景区还同时拥有国家森林动物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区、创建国家文明旅游区先进单位等众多国字号头衔。在国家实行黄金周假日旅游以来,云台山景区门票收入和游客人数连续8次位居河南省所有景区第一位;青天河、神农山连续4次荣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
    “青山不墨千秋画,江河无弦万古琴”,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辉映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性理念指引下,焦作山水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王 磊  通讯员:田亚林    
  (责任编辑:)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 相关资讯  
焦作山水相伴 旅游生态和谐共生...2007-7-11
第六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时间“敲定”...2007-7-3
焦作方庄:精心打造旅游名镇...2007-7-3
焦作金融机构高起点支持旅游业...2007-6-27
焦作:“考后游”升温...2007-6-22
 □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 图片新闻
徐光春书记考察伏牛山生态旅游
徐光春书记考察伏牛山生态旅游
徐光春书记视察郑石高速建设情况
徐光春书记视察郑石高速建设情况
河南旅游触摸查询机“双喜临门”
河南旅游触摸查询机“双喜临门”
[ 合 作 媒 体 ]
河南省人民政府 | 中国旅游网 | 大河网 | 商都网 | 新华网河南频道 | 人民网河南视窗 | 河南新闻网 | 中原网 | 河南电视台 | 今报网 | 河南广播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虚位以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河南省旅游局主办
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承办并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证号:B2-20040057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1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