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全球最大的会议展览组织机构——励展博览集团与北京市旅游局联手举办第三次“商务会奖旅游展”,吸引了国内外250多家会奖旅游供应商、240多名特邀买家,全面发展高端旅游市场—— 体验尊贵与自豪 “这是我最舒心、最自豪的一次旅游。”胡先生是河南一家上市公司的职员,去年年底,作为全公司100多名先进工作者之一,他得到的奖品就是“会奖旅游”。 据胡先生介绍,他们的团队一路上享受到的全是“星级”待遇。“一上飞机,空姐就用甜美的声音向我们致欢迎词,她准确地报出我们公司的全称,诚挚地向我们表示敬意和欢迎,那种感觉真好,我们都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骄傲。”胡先生的美好感觉伴着旅途中的每一个细节:下飞机时,当地接待方列队欢迎他们;游三峡时,他们乘坐的是豪华游轮;在酒店大堂,有欢迎他们入住的鲜艳横幅;在餐厅,他们的餐桌上放着带有公司标志的标牌……“我们团队中有的人食素,有的人忌口,连这些细节接待方都照顾得很周到。” “参加会奖旅游归来,员工们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强了,对待工作也更加尽心尽力。对于那些没能参加会奖旅游的员工,也起到了激励作用。”胡先生所在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会奖旅游的接待档次高,参加的人精神状态好,对内能推广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对外则可以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产品、联络客户等。 超价值的“赢家之旅” 会奖旅游是西方流行的一种企业管理方式,以促进业务发展、塑造企业文化;同时,它也造就了旅游业界的一项高端产品,特点是规模大、时间长、档次高、出行季节因素影响小、利润丰厚,因此被认为是高端旅游市场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全球每年大约有350万人进行会奖旅游。 “目前在国内,企业界和相关行业对会奖旅游还不够了解,往往误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旅游团购。”河南金城国际旅行社已经参加了两届展会,也已经涉足承办不同规模的会奖旅游业务,其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会奖旅游属于高端产品,比起旅行社操作的其他成熟产品,这个产品的利润比较丰厚,“但是,承办会奖旅游,意味着旅行社不能有任何失误,可能一个项目需要做很多套预案,以应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据了解,目前,大家对会奖旅游的概念还很不熟悉,特别是国有企业,担心会奖旅游会有公款旅游的嫌疑。 “我们年年都奖励先进员工旅游,承办的旅行社给我们的报价比一般团队优惠不少。”一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旅游是先进员工的一项福利,以自愿为原则,单位只管出钱,至于通过这次旅游能不能达到提高员工自豪感、增强凝聚力等目的,这位负责人称“没想过”。 “在国外,很多企业有关奖励旅游的条款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小手段,完成目标任务,年终可以享受一次奖励旅游,这已经成了和年终奖一样诱人的条件。”河南金城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把会奖旅游形象地叫做“赢家之旅”,一个有着良好计划性的会奖旅游,会激发员工的斗志,推广企业形象,会带来无形的价值,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福利旅游。 有业内人士预测,在公司和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今天,旅游成为企业内部调剂关系、增进沟通和增强员工积极性的很好纽带,而品位高雅的会奖旅游也必然逐渐受宠。 将引发业界新竞争 目前,常规旅游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竞争很激烈,利润几乎透明见底,而会奖旅游作为新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实力的旅行社正在把目光和精力进行转移。 “从去年开始,我们也有意识推出会奖旅游业务,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和外资、合资公司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高端产品,而一般客户对高质高价不接受,只是一味地砍价,结果好几次我们只好把高档次的会奖旅游做成一般的旅游团购,这实在让人痛心。”郑州一实力比较雄厚的旅行社负责人忧虑重重,他担心因为价格原因,会奖旅游在国内会像零负团费一样变质沦落。 “7月份,国家已经放开了对外资旅行社在内地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不少外资旅行社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到时候,也许我们这边刚刚普及了会奖旅游的概念,那边人家一进来,就凭借经验优势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已有40多万家外国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这将为中国的会奖旅游产业带来庞大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暗伏着激烈残酷的竞争。 有业内人士分析,一些全球大型专业商旅服务公司已进入中国市场,跟旅行社相比,他们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而会奖旅游的潜在客户多为大的跨国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其看重的是服务质量而不是一味低价格,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旅行社的价格优势将不再明显,会奖旅游业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