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是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南阳武侯祠时说的话如煦煦春风,给南阳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6月5日~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考察了西峡县恐龙遗迹园,称赞恐龙遗迹园代表了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值得在全国推广学习,并深情寄语,希望恐龙遗迹园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景区,让南阳旅游走向世界。 短短一个多月,中央领导两次踏上南阳土地,都视察了蓬勃发展的南阳旅游业,这怎能不让南阳旅游界为之欢欣鼓舞呢? 日前,记者就南阳市旅游业如何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专访了南阳市旅游局局长张德宝。 虽然时隔多日,张德宝激动和喜悦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对南阳旅游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褒奖,更让我们承载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于南阳旅游业来说,腾飞蓄力已久,创业如箭在弦,旅游必将成为南阳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强市的一支劲旅。” 2007年,已成为南阳旅游业向支柱产业迈进的标志性年份。 新机遇·新定位 张德宝:当前,南阳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赞扬南阳经济社会发展一样,南阳旅游已初步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打造全省伏牛山生态旅游的龙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政府主导已经形成 张德宝担任旅游局长这几年,把全部身心都融入到南阳的旅游事业,亲自见证了南阳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深知其中的苦辣酸甜。 张德宝说,胡锦涛总书记来南阳考察不到一天时间,却在百忙之中考察了南阳武侯祠,对南阳旅游业发展寄予厚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充分说明了南阳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是正确的,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是完全吻合的。 去年以来,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张大卫等领导多次考察南阳旅游,并把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由过去的“三点一线”转移到现在的伏牛山生态旅游上来,把南阳确定为全省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龙头”来进行打造,为南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抉择把握机遇,政策提供保障。南阳处在南北气候的交接带,既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又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宝天曼、老界岭、恐龙遗迹园、丹江、鹳河漂流、南阳武侯祠等均匀地分布在伏牛山腹地,为南阳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阳旅游界审时度势,一开始就把旅游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大格局当中来谋划。张德宝谈起旅游,两眼放光,如数家珍:2003年,我市就制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强调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开放、就是抓精神文明、就是抓对外形象、就是抓南阳知名度的理念,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去年底更是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突破”之一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决心之坚定,思想之重视,导向之明确,前所未有。 地利——大交通带动大旅游 张德宝说,今年年底,南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500公里。交通瓶颈的打破,可算是带动南阳旅游腾飞的外部条件,真正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几个重点旅游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西峡、内乡、桐柏、淅川、南召等县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西峡县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界限,遵循“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5年来吸引社会各界投资5亿多元发展旅游,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2.7%,全县人均GDP达到1100美元,被定为全省惟一的体制改革试点县和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西峡经验被推广到全省。内乡县把打造“旅游名县”作为县里的“一号工程”,因致力于开发旅游而获得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称号。南阳旅游已由当初的“星星之火”变成如今的“燎原之势”。 人和——三块金牌彰显“南阳速度” 2004年以来,全市开展了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活动。全市上下以志在必得、干则必成的信心,齐心协力演奏出一曲曲壮美的团结之歌、奉献之歌。去年,一举获得了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张熠熠闪光的“名片”,彰显了新时期的“南阳速度”。 张德宝说,三张“名片”的取得,不仅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和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南阳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南阳把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进行打造的正确决策。南阳收获更大的是“热爱家乡、奋勇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敬业实干、争创一流”的“24字”创建精神。这是一笔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证明了南阳人敢想、敢干、能干、会干的巨大魄力,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最强音,激励着南阳人在发展旅游业的道路上由“快走”变为“快跑”。 新亮点·新特色 张德宝:如同湖光山色的伏牛山,南阳旅游是那么豪迈,难怪众多国家级、省级旅游专家称奇:南阳旅游令人心动、冲动和感动,如果说“十五”河南旅游重点看焦作的话,“十一五”河南旅游就要看南阳了. 亮点之一——文化旅游放异彩 张德宝说,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点都不过分。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无疑是幸运的,南阳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城市。南阳文化积淀丰厚,汉文化、官文化、商文化、药文化,无处不在的文化印记,彰显着南阳独特的人文魅力。南阳旅游呈现出“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特色,提升了旅游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文化旅游大旗的指引下,我市投入上亿元资金打造文化旅游景区。目前,南阳市已形成了四大特色文化游:以南阳府衙、内乡县衙、花洲书院为依托的官署文化游;以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张衡墓为依托的汉文化游;以淅川范蠡公园、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社旗山陕会馆为依托的商业文化游;以镇平玉雕湾、南阳玉器厂、独山玉矿为依托的玉文化游。先后举办桐柏盘古文化节、秋祭诸葛亮、范仲淹文化节,在香港举行“河南南阳(香港)恐龙蛋化石·旅游文化资源展示推介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拍摄电影《内乡县衙》、电视连续剧《新桐柏英雄》等等。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为文化旅游增添了绚丽色彩。 亮点之二——叫响“伏牛山”品牌 伏牛山是世界品牌,更是南阳旅游的品牌。南阳旅游的跨越,伏牛山是一个重要的棋子。 张德宝说,“大宝天曼”战略催生出的“一山一水一恐龙”品牌,都属于伏牛山区域。宝天曼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丹江口水库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恐龙遗迹园是世界绝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恐龙蛋遗址,这是当代中国人对下一代的贡献。” 去年,我省把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由过去的“三点一线”转移到现在的伏牛山生态旅游上来。去年至今,省领导徐光春、李成玉、李克、张大卫先后考察南阳旅游时强调,南阳是全省伏牛山的核心区域,要把“大宝天曼”打造成全省伏牛山生态游的“龙头”。全省确定精心培育“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力争3~5年,把伏牛山核心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区,使伏牛山成为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该区域覆盖西峡、内乡、淅川、南召、镇平、邓州6县市,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是全省伏牛山的核心区域。“伏牛山”品牌的成功打造,像一根红线把南阳的景区点联结在一起,南阳旅游开始由过去的布局散、规模小、低效益向升品位、上档次、集团化的品牌时代迈进。 亮点之三——创国家A级景区 张德宝说,积极创建国家A级景区,擦亮品牌是南阳市近年来主抓的一项工作。2004年至今,全市累计投入11亿多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已形成6大景区100多个景点。全市拥有国家2A级以上景区10家,星级饭店36家,旅行社72家,注册导游员900余名,各类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宝天曼、老界岭、鹳河漂流、桐柏淮源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百强”、“中国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中国最佳旅游好去处”。 新启示·新跨越 张德宝:触摸南阳旅游业,扑面而来的是热忱与感动。一大批坚定执著的南阳人,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凝结成一段段深刻的启示。这是南阳旅游发展的一笔财富,必将引领南阳旅游实现新的跨越 张德宝说,南阳旅游业所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这是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的结果。 领导高度重视,勇于观念创新,旅游业才有原动力。南阳旅游业的大发展,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一把手带动,各部门联动,力度空前。各地党政领导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素质。 开拓发展领域,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才能增强推动力。南阳市的“一山一水一恐龙”优势突出,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该市既注重数量的增加,更注重质量的提升。旅游各地紧紧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成效十分明显。西峡旅游创造了农家宾馆形式,拉动了乡村农民致富,产生了像双龙镇化山村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旅游业才能展现示范力。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南阳旅游业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提升素质,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细微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融合三大产业,实现多向互动,旅游业才能彰显拉动力。一业兴百业旺。南阳旅游业从一个弱势产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一、二、三产业与其紧密相关的行业组成的产业群,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一、二产业为三产创造了市场需求,而三产又促进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各产业要素配置得到优化,提升了品质。 新责任·新动力 张德宝:面对各级领导的厚爱和全市人民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蓄满了负重前行的强大动力。全市旅游行业将进一步深化认识,牢牢把握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消费升级、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机遇,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壮大成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 张德宝认为,南阳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是形势所需、发展所需。支柱产业是指在整个GDP中占到8%以上才有可能成为支柱产业。在国内一些旅游发达地区,旅游业收入已占GDP的20%左右。而目前我市旅游业收入仅占GDP的2.84%。这充分说明南阳旅游业还大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重点培育旅游饭店集团、旅行社集团、旅游景区管理集团,以龙头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的跳跃式发展。 要致力于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一个旅游区就是一个旅游产品,一成不变的产品是不能长久维持市场兴旺的,需要在开业以后再作“二次开发”。但是,在耗费资金改造更新、引进新项目之外,旅游区更应该致力于产品的多元化。同样一个旅游区,应当对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 要致力于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经过发展,旅游产品已经有了很大数量。新产品面临着怎样创新的问题,老产品面临着怎样再度焕发青春的压力。对于新产品而言,要分析产品的发展阶段,避免跟风模仿,积极创新。 要致力于开放带动和借力发展。切实做好旅游招商项目的开发、设计、筛选、论证、储备、发布和推介工作,增加旅游招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确保旅游项目质量,力求以“好项目”吸引更多外来投资。 要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旅游能够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保健、康体、求知、休闲的需求,是时下旅游主体和客体都倡导的旅游最佳状态、最高境界。南阳是以观光旅游为主要模式,尤其要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吸引旅游者。因此,一定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致力于精品建设。注重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打造精品景区。实践证明,在旅游业中,越是与众不同的,越是有自己特色的,就越能吸引游客。各景区要着眼长远,突出特色,精雕细刻,把产品做精、精品做优,进一步完善硬件、提升软件、增强功能、丰富内涵。 要致力于宣传推介的创新。一个云台山使整个焦作旅游全面升温、持续火爆;一个九寨沟使四川旅游声名远播,游客云集;一个漓江使桂林享誉九州、驰名全球。这些品牌通过宣传推介几乎成了这些地区的代名词。我们要创新宣传形式,高水平、大手笔地策划举办一批形式新颖、富有形象渗透力、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宣传活动,尽快把南阳旅游品牌叫红叫响。 张德宝满怀信心地说,到2010年,南阳旅游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7%,收入达到180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以上,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南阳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