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一则消息震动了海内外古生物学界:河南汝阳、栾川一带惊现白垩纪恐龙化石群! 这个新发现所公布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无疑是投向我国古生物学界的一颗颗重磅炸弹—— 新出土的汝阳黄河巨龙,个体长度有18米,体重达60吨,相当于10头大象,是亚洲目前已知的最高大、最肥胖的恐龙;未命名的小窃蛋龙体长不足0.6米,是世界上见到的最小的恐龙。 洛阳中原龙,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发现、有确凿证据的大型结节龙类甲龙,推翻了中国无结节龙的结论。 栾川盗龙驰龙类标本的发现,是亚洲除蒙古及我国东北之外发现的第一个标本…… 经专家们共同研究和确认,汝阳、栾川化石群至少有12种以上的恐龙种类。 冰山才露出一角 那具亚洲最高大、最肥胖的恐龙化石,出土时为一具近乎完整的骨架,但前半部分已被作为“龙骨”而采挖殆尽。董枝明不禁感叹:“如果发掘工作再提前10年,我们会得到一个多么完美的化石!” 尽管感到遗憾,但董枝明仍然对以后的研究和发掘抱有厚望。因为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点中,汝阳有30余处,目前仅抢救性发掘了5处;栾川有20余处,目前仅抢救性发掘了2处,但所取得的成果,已足以在国内外古生物学界引起轰动。 董枝明认为,仅仅从目前已发现、但还有待于认真研究的恐龙化石中,就蕴藏着一些更大的发现。比如此次出土于汝阳县刘店乡3号化石点、尚未命名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复原后长约2.35米,其综合特征不同于汝阳黄河巨龙,为一未知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在整体研究复原后,有望取代汝阳黄河巨龙,成为亚洲第一巨龙。 轰动世界的南阳恐龙蛋化石发现之后,我省一直没有发现相应的恐龙化石,以致有专家戏言,恐龙在南阳下蛋之后,就跑到别的地方去生活了。但此次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对汝阳盆地、潭头盆地的地层时代归属进行了重新厘定,汝阳盆地应属晚白垩纪早期,潭头盆地应属晚白垩纪,表明该区当时气候湿润,植物茂盛,生存环境优越。因此,河南丰富的恐龙化石群,将为我国与世界研究地球、生命,特别是研究恐龙绝灭和灾变事件,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 让人真正感兴趣的是,该区到底有多少种恐龙?都是些什么恐龙?以后的发掘和研究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令人激动的新发现?董枝明认为,研究和发掘工作仅仅迈出了第一步,目前还难以充分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汝阳、栾川一带处于秦岭东部,河南沿秦岭一带地区直至陕西南部,都可能存在密集的恐龙化石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汝阳、栾川地区多处大型肉食龙类恐龙牙齿的发现,表明本区肯定存在大型肉食龙类骨骼化石。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发现较为完整的大型肉食龙类骨骼化石,全世界也仅有美国有较为完整的霸王龙和蒙古的暴龙。因此,一旦大型肉食龙类骨骼化石被发现,其影响巨大。 河南恐龙化石群的发掘与研究,仅仅是露出了冰山一角。 除了科学意义,旅游是人们想到最多的 7月1日,面对着众多中外专家,汝阳县委书记李雪峰宣布,汝阳县将在恐龙化石群附近划定一个方圆100平方公里的恐龙自然保护区,以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
河南省脊椎动物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组负责人之一、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徐莉认为,汝阳、栾川已具备建立保护区(地质公园)和博物馆的条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合理规划、科学勘查,实施分级保护,以恐龙化石群为主题,综合开放区内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以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全省今后将加强对古生物化石资源的调查工作,科学制定保护规划。对已发现的重要化石产地,要依法设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或地质公园,严厉打击盗挖、盗卖、走私、故意毁损化石等违法行为,促进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为实现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发挥应有作用。 |